勸懲跟娛樂,話本小說之兩大要義?v覽小說史,大抵無出其外。此等篇幅、意思規制,生出種種限度,以至稀松平凡者多,石破天驚者少。話本經由明代井噴式出現,至清初已漸露頹勢。究竟題材相似,很難寫出一朵花來,看多了,便覺乏味。
初讀李漁這兩種,并無多大等待!妒䴓恰肥窃缇头^的,每回的人物運氣皆與樓閣非親非故,情勢是機巧至極、開天辟地,情節也極度跌蕩(比如《生我樓》),內容上卻仍多是才子佳人、因果報應的俗套(固然也有《萃雅樓》吸引一下眼球)。千古文人的娥皇女英夢,延綿不絕,浩浩大蕩。可以設想李漁若在起點上連載,會受到怎么熱鬧追捧。
《無聲戲》卻是始料未及、不虞之喜。鄙人自認也算稍見過點書面,每次仍是由于此書里各種急管繁弦的抑揚情節、煙霏霧集的戲謔文詞而目瞪口呆,每個轉角也有霎時天地,切實讓人眸子崛起、笑到打跌,只能一直自嘲見識淺薄。難怪李漁有“若詩歌詞曲及稗官野史實有微長,不效美婦一顰,不拾紳士一沫,當世線人,為我一新”的自信,實乃無出其右者。
身為自寫自編自導并且動員妻妾彈冠相慶的的家庭小作坊式劇場老板,李漁深諳風行之道,甚能掌握觀眾心理,并且總結出戲劇、傳奇風靡的三大因素,所謂“情事不奇不傳,文詞不警拔不傳;情文俱備,而不軌乎正道,無益于勸懲,使觀者、聽者啞然一笑而遂已者,亦終不傳”。而《無聲戲》相對堪稱將三者應用到到極致,不啻為熱烈場中之清涼散。
情事之奇。文人小說絕少脫離佳人佳人之窠臼,那小姐必定是貌美無雙,書生更是豐神俊朗,假如不此等般配,也是對丑婦憨夫的一番挖苦。李漁卻另辟蹊徑,第一回《丑郎君怕嬌偏得艷》里便大肆筆墨描述超級丑男如何娶得三位美妻并且白頭偕老的故事,能夠視為出發點yy小說的始祖,猜想當年也是頗得土財主們的愛好。
且看李漁對男主角的描寫,“好事的就替他取個別名,叫做闕不全。為什么取這三個字?只因他五官四肢,都帶些弊病,件件都闕,件件都不全闕,所以叫做闕不全。哪多少件缺點?眼不叫做全瞎,微有白花;面不叫做全疤,但多紫;手不叫做全禿,指甲寥寥;足不叫做全蹺,腳跟點點;鼻不全赤,依稀略見酒糟痕;發不全黃,朦朧稍有沉香色;口不全吃,急中言常帶雙聲;背不全駝,頸后肉但高一寸;還有一張歪不全之口,忽動忽靜,暗中似有人提;更余兩道出不全之眉,或斷或連,眼上如經樵采。”
看到這里已經捧腹,后面卻更加離奇,兩任嬌妻在新婚之夜后都皈依三寶,鎖在書房里參禪打坐,才貌雙全的第三任妻子不情愿單獨受苦,便把另外兩人也騙出來,“一個一夜,周而復始,任他自去自來,倒喜得沒有醋吃。不上幾年,三人各生一子。”
李漁的論斷更加讓人絕倒,“我愿世上的才子把這回小說不斷擺在案頭,一到懊惱之時,就取來翻閱,說我的才雖絕高,不外像鄒小姐罷了;貌雖極美,不過像何小姐罷了;就作兩樣俱全,也不過像吳氏罷了,她們個別也嫁著那樣丈夫,普通也過了那些日子,未曾見飛得上天,鉆得入地,每夜只消在要緊頭上熬那一兩刻功夫,況那一兩刻又是好熬的。”最后一句尤為點睛。
文詞之警。警拔處形容卻更加趣致,不落俗套。好比《改八字苦盡甘來》一回里有“你動不動要行方便,這‘便利’二字是茅坑的別號,別人瀉清潔,自家受腌?。你若有做茅坑的度量,只管去行方便。不然,這兩個字,請整理起”,此處如同當頭棒喝,人人皆可自省。
勸懲之明。不過是忠孝節義、教化人心之語,李漁卻偏生能寫出離奇來。比如第五回《女陳平計生七出》描述一個極聰慧的女子耿二娘巧計除賊守貞,“看官,你說未亂之先,多少( )婦人談貞說烈,誰知放在這欲火爐中一煉,虛實都驗出來了。那些假的現在都在,真的半個無存,豈不惋惜。我且說個試不殺的活寶,未來做個話柄,雖不可為守節之常,卻比那忍辱報復的還高一等”。
書里刻畫“二娘千方百計,只顧全這件名器,不肯假人,其余的朱唇絳舌,嫩乳酥胸,金蓮玉指,都視為土木形骸,任他含咂摩捏,只當不知,這是救基本、不救枝葉的權宜之術”。明清之際此種觀點頗為超前,對照那些被摸個小手便投井斷臂的,更有鑒戒意義。
二娘的其中一計,便是使得下體腫毒,“深痕漲作淺痕,無門可入;兩片合成一片,有縫難開”?吹竭@里,忍不住想到《綠野仙蹤》里的妓女戲唱“奴本是桃李東風墻外花,百家姓上任意兒鉤搭。你若教我二心一信守一人,則除非將奴那話兒縫殺”。笑不可抑,拍手叫絕。這兩句,或可視為古典小說文本中一對有趣的互文。
李漁的妙處當然不止于此,第六回《男孟母教合三遷》更是“救得人活,又笑得人逝世,作者竟操生殺之權”,明貶實褒、文心波折、玉汝于成,非親身體會不可寫出此等透髓文字(比方“婦人家有七可厭”,便與《品花寶鑒》中的“那女子固美,究不免些扮脂涂澤,豈及男子之不御鉛華,天然光榮”有殊途同歸之妙,陰險一笑,考據癖們可自行施展),筆墨難以形容,附錄全文如下,以饗諸君,自行領會一兩刻工夫,不啻為振奮精力之消夏圣品。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mingyan/89052.html
相關閱讀:笛卡爾名言,笛卡爾簡介
自由的名言_關于自由的名言
關于教師節的名人名言
把握時機的名言_關于把握時機的名言
關于眼睛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