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小孩到森林里散步,最后來到一塊大空地旁的小屋。
房子的兩側是大花園,兩座花園里各有一位園丁。這兩座花園很不一樣,其中一座雜草叢生,園丁是個脾氣暴躁的人,手邊拔著雜草,嘴邊不斷罵著。
另一座花園則呈現一幅和諧的景象,到處開滿花朵,洋溢一片自然美景。這座花園里的園丁做起事來好像很輕松,他背靠在樹干上,吹著口哨,哼著歌。
這個小孩決定去拜訪那位輕松自在的幸福園丁,問園丁為什么可以這么輕松就把花園打理得這么有條有理,而另一位園丁則要不斷的工作,但花園還是一團糟呢?
那位輕松自在的園丁回答:“你知道嗎?曾經有過一段時間 催眠原理,我也和對面的園丁一樣忙著拔雜草,但后來我發現根本無法戰勝雜草,它們的根還是留在土壤里。拔雜草時,種子又掉落在土里,不久又生出雜草來。我這邊拔完了,馬上又要從另一邊開始拔。
后來我改變戰略,去找一些生長得比雜草還快的花和植物,這些植物沒多久就完全占據了雜草的生活空間,有這些花朵的地方,就沒有雜草。如此一來,我的花園當然干干凈凈。”
從小我就知道: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現在我要重新反省這句話了。如果認為學習、工作是在吃苦,我想也就永遠不會取得最大的成功,只有將工作看成樂趣的人,才可能最終成功。
其實人都有一些劣根性,都有一些庸俗的愛好,與其想用堅強的毅力戰勝它,克服它,倒不如發現、挖掘一些高尚的興趣,并用它占據心靈。
斯賓諾莎說:并不是因為我們克制情欲,我們才享有幸福;反之,乃是因為我們享有幸福,所以我們能夠克制情欲。
人在打理自己心靈的花園時也是一樣的道理。人應該發現、挖掘一些高尚的愛好和興趣,并用它占據心靈,這樣劣根性就會自動退位。
人不能總是刻意抵抗一些東西,你越是要抵抗的東西,它就越會頑固地存在那里,因為是你將它當作對手放在了那里。當你靜下心來,尋找內心的豐富,不再浮躁時,它就會消失幻象。
要點:
不要總是努力去克服低劣的東西,而要用高尚的愛好和興趣占據心靈。
人的愛好不是天生的,而是培養出來的。
天生的東西我們叫本能,比如要吃好的喝好的,住舒適的房子,從性中得到快樂,這些只是沖動,這種沖動是天生的,是動物屬性,所以稱為本能。
但愛好卻不同,愛好不是天生的,愛好是培養出來的,是需要學習的。比如欣賞繪畫,你必須先學習,具備一定的素養,懂得一些光線、結構、顏色的理論,你才能欣賞,才能為其所感染、陶冶。
如果你知道自己一生將會從事什么工作,你又想要取得成功,那你就必需將這項工作變成你的愛好。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qianyishi/33812.html
相關閱讀:萬物潛能似金剛
潛意識心靈
夢是潛意識的窗口
潛意識密碼 頓悟與漸悟
什么是集體潛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