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義勇軍進行曲》的潛意識分析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潛意識理論 來源: 記憶方法網

起來!不愿做奴隸的人們!

把我們的血肉,筑成我們新的長城!

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

每個人被迫著發出最后的吼聲。

起來!起來!起來!

我們萬眾一心,

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

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

前進!前進!進!

這是我們的國歌《義勇軍進行曲》。看著從小就熟悉的歌詞,耳邊不自覺的響起從小就熟悉的旋律,會不自覺的跟著哼唱。讀小學的時候阿蘇就有很多疑惑,為何我們的國歌是這樣的?為什么我們是奴隸。课覀円呀洸皇“最危險的時候”了啊,已經是新中國了?現在不是和平了,為什么還要“冒著敵人的炮火”打仗。?小時候還以為所有的國家的國歌和我們都是一樣的,所有的國旗都是五星紅旗,國慶節都是十月一日,后來才知道原來不是這樣,像美國的國歌是《星條旗永不落》、英國的國歌是《天佑女王》、德國國歌《德意志之歌》、澳大利亞國歌《前進,美麗的澳大利亞》,一聽名字心理感覺完全不一樣。所以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為什么我們的國歌是這樣,到底會有什么深度潛意識的意義在里面呢?

代表一個國家的形象最典型之一的就是國歌。國歌既反映了一個國家的民族精神,又是一個國家心理內核的象征。“《義勇軍進行曲》代表的是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的中華民族的兒女們永不屈服,不斷抗爭的氣概與精神。對于中國人來說,《義勇軍進行曲》表現了中華民族勇往直前、不屈不撓的戰斗精神,被稱為中國民族解放的號角。全國各族人民同唱這首國歌,最能喚起內心的強烈共鳴,增加國家和民族的凝聚力、自豪感,不斷激發出愛祖國、愛人民、一往無前、自強不息的精神,為中華民族的和平崛起而努力奮斗。”摘自《百度百科國歌》,這是從政治、文學和理性層面上的分析,可以說非常的正確。

如果從深蘊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可以看出《義勇軍進行曲》中蘊含的“自卑情結”、“創傷情結”和“抗爭(反抗或者戰斗)情結”,這是一種民族集體潛意識的傳遞和遷移,無形中就會影響到國民的心理,影響到如何與別的國家打交道,也影響其他國家如何認識中國和看待中國,因為國歌是一種國民精神的自我認同與自我暗示,而后不斷的重復,慢慢沉淀在民族潛意識中,會不自覺影響到國民的心理狀態和自我定位。

一、“自卑情結”的自我認同

“起來!不愿做奴隸的人們!”從這句歌詞里我們可以看出,代表潛意識里自我認同了國人是跪著的奴隸,是“低于帝國主義列強和當時的統治階級”的弱者,在心理層面上就已經低于別人一個層面,是被壓迫、被剝削的階級,體現了當時人民的內在“自卑感”和心理低姿態,山河破碎,動蕩不安,國人在強大的敵人的統治和侵略下掙扎求存,內心有著強烈的屈辱感與自卑感,但堅決不屈服,要抗爭到底,從心底里吶喊不要做“奴隸”,反而“固著”了當時人民的“奴隸心態和情結”,“華人和狗不準入內”,“中國人是低等人”,“支那人”等這些結合在一起,深深的刺痛了國人的心,在潛意識層面留下很深的創傷。國歌中流露出和不斷重復的自我暗示的“自卑情結”,這樣下去的話,我們在和外國人打交道的時候,不自覺的就會以低姿態去學習別人和面對別人,總是在內心深層次覺得自己不如人,特別在意別的國家對中國的看法,對好的意見非常高興,覺得有著莫大的榮幸(環球時報和參考消息經常引用),看到壞的評價特別的在意。

自卑情結反向形成為不接受自卑,而顯示自己的完美和強大,不斷的讓自己在外國人面前有面子。這種有面子內在是虛的,通過掩蓋不好的去加強好的,過分肯定有時是自我否定。當一個人和政黨真正自信的時候,能比較真實的呈現各個方面。

二、創傷情結的固著和延續

“不愿做奴隸的人們”“用我們的血肉”、“被迫發出”、“最后的吼聲”、“最危險的時刻”,這些詞語中都能體現強烈的“創傷情結”,反映當時國人內心里充滿屈辱、憤恨和無限的悲涼,國破家亡,不得不奮起反抗,這種民族性的心理創傷隨著國歌的延續而不斷的重復,理性上是提醒國人讓我們不要忘記歷史,而在心理層面上,是不斷的在集體潛意識層面重復民族的創傷,讓每一個國人不斷去重復當時的那種民族屈辱感和民族心理創傷,這對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的建立是有損害的。

三、“反抗情結”和“復仇情結”的強調

“起來!”“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前進,前進,前進進!”這里面充滿戰斗的意味,有一種強烈的“反抗(戰斗)情結”,永不屈服,永遠戰斗,如果說我們的領導層一直在強調“和平崛起”“和諧中國”,那我們國歌里流露出來的是永不止息的戰爭欲望和復仇欲望,像是在傾訴著過去的傷害、憤怒,不斷的想要去報仇,站在中國人民對面的就是敵人,總有一天會把你干掉。不管我們的宣傳機構怎么包裝和宣傳,明白人一聽《義勇軍進行曲》就能體會國人底層心理的意圖和走向。因為它總在不斷訴說當時的那種難以擺脫的情結與傷害,總是在不斷的想復仇。(天涯論壇上很多帖子能體現這點)

四、危機感無處不在

“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這是當時處于亡國亡種的地步,是當時國家民族的最有代表力的吶喊,喚醒人民心中的危機感和責任感,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每個人都得起來盡自己的一分力量,一寸山河一寸血。對現在來講,居安思危,也是很有道理的。不過如果總是讓人民總是處于不安全感和危機感中,會給社會的和諧帶來動蕩的“誘因”。

五、中國、中華民族

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年的優秀文化和輝煌歷史,曾經有人說過:中國在世界歷史上如同接力跑,前三棒都是遙遙領先,最近一百多年才落后。強大如秦漢、隋唐、宋、元、明、清(清末除外),讓人神往而心馳,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油然而生,三皇五帝、諸子百家、老莊孔孟、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李白蘇軾、漢字、書法、詩詞曲賦、文化遺產等等,國歌如果能從這個層面上來體現中華民族的文明、偉大和中華民族人民的智慧和品質,會給中國人以正面積極的心理認同與暗示,有利于民族凝聚力的增強,民族自尊心的樹立,對于國人的民族自我認同感會有最大的幫助。

而《義勇軍進行曲》體現的時代精神具有其時代背景性和局限性。因為它只能代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間的民族精神。當創傷的時代已經過去,而不斷的重復創傷,在潛意識底層會產生負性的暗示。

如果中國有五千年的歷史,那是一條很長的線,中國的近現代史只是這條線中的很短很短的一段,甚至只是一個小小的點,中國的未來也有很長很長,以點代線,不利于長久的延續和國泰民安。

國歌,是一個國家的歷史和精神的象征,不可不重視之。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qianyishi/399382.html

相關閱讀:萬物潛能似金剛
什么是集體潛意識
夢是潛意識的窗口
潛意識密碼 頓悟與漸悟
潛意識心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