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極大部分的身體活動由潛意識所控制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潛意識理論 來源: 記憶方法網

作者: 李中瑩

人類的腦怎樣儲存資料,讓我們知道哪些東西能帶給我們痛苦或樂趣呢?我們總想避開痛苦,追求樂趣,我們的腦又怎樣能夠產生新的想法,新的做法呢?兒童學習時,為什么總想避開書本,不停地想去玩耍呢?

研究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從腦的基本構成單位——腦神經細胞,學術上稱為神經元——開始。

每一個人腦都有約10(X)億個神經元,上下不會超過1%~2%,所以一個人的聰明程度不是由神經元的數目決定,而是由神經元之間的連接網絡決定。

1.神經元的構造

每一個神經元都是一個細胞,有細胞體,訊息由樹突傳入,在細胞體內經過處理,經由軸突(Axon)傳至另一個神經元的樹突。一個神經元的軸突末梢和另一個神經元的樹突觸須之間,有一個微細的空隙,稱為突觸。

訊息在神經元體內傳遞的方式是電行,在突觸傳給另一個神經元所用的方式則是體內自制的生化物,稱為神經傳遞素。

現在已知可以做神經傳遞素工作的生化物超過80種,其中的8~9種做了約98%的工作。我們的情緒反應,因而思想和行為反應,都是被這些神經傳遞素控制著:不同的神經傳遞素,便有不同的反應。

2.神經元之間的連接

網絡一個人在出生之前,腦中的1000億個神經元已經幾乎全部準備好,而神經元之間的連接網絡則是十分稀疏的。因為嬰兒未能意識思考,故此,他只會憑外界的刺激而制造連接網絡。

任何聲音、景物、身體活動,只要是新的(第一次),都會使得腦里某些神經元的樹突和軸突生長,與其他神經元連接,構成新的網絡。

同樣的刺激第二次出現時,會使第一次建立的網絡再次活躍。就是說,新網絡只能在有新刺激的情況下產生。一個人的一生之中,不斷有新的網絡產生出來,同時有舊的網絡萎縮、消失。

一個舊的網絡,對同樣的刺激會特別敏感,每次都會比前一次啟動得更快、更有力。多次之后,這個網絡便會深刻到成為習慣或本能了。這便是學習和記憶的成因。

在某些情況下,一次學習便能記憶得很久,這便是恐懼癥和一見鐘情的成功。這種現象需要一些特定的條件存在,這里不談了。每當有同樣的事物出現時,同樣的網絡便會啟動。

當然,沒有建筑出來的網絡是不存在的,因此也不能被啟動。這就是說,如果個人有五個不同的網絡,我們的腦只能啟動這五個網絡,我們的思想和行為的反應亦只能在這五個選擇中。

3.腦做工作的自動性和高速度

每個人的腦隨著身體和年齡的成長而增長。如果同一件事曾經有過五個不同的發展過程或結果,類似的事下次便會出現:我們大腦的前額葉收到由眼、耳或其他感覺器官傳入的訊息,會馬上啟動所有有關的連接網絡。

就是說,大腦會自動地在資料庫中找出所有有關的儲存資料,然后做對比節選的工作,最后,把最有可能適合這一次用的資料,傳給邊緣系統,就是說,會在那已有的五個網絡中選擇最貼切的一個而啟動之。邊緣系統負責情緒和(在絕大部分情況下)做出決定。

上面前額葉做的搜集、對比和節選工作,在500萬分之一秒內完成,而且是我們生活中每一刻不斷地做的工作!速度如此之快,只有潛意識才能做到,意識不能!

--------------------------------------------------------------------------------

兒童學習的苦與樂

從腦神經學的角度看兒童成長過程中學習能力的培養,我們知道:

學習是隨時隨刻地在進行中,而不只是在課堂里才做的工作。

少變化、少嘗試、少活動的孩子的能力也會少,因為腦中可供選擇的網絡少。

用恐懼、羞愧、犯罪感推動的孩子活動會少,會對學習沒有興趣,因為進化過程中這些情緒是引導我們避開那些事情的!

當一個人感到樂趣時,體內釋出的神經傳遞素包括一種稱為“腦內啡”的物質。腦內啡除了給我們輕松、舒適的美好感覺外,同時還使我們渴望重復這種感覺,因而會推動我們去重復能導致腦內啡再釋出的行為。

所以,在痛苦(恐懼)和樂趣之間,痛苦有即時的推動力,而樂趣的推動力則更長效,因為人總是在不斷地追求樂趣。所以,使孩子更喜歡學習的秘訣是增加樂趣。這一點,在我所設計的親子課程中已充分表現出來。

--------------------------------------------------------------------------------

潛意識:大腦絕大部分能力的所在

從前面的介紹中得知,潛意識是我們大腦絕大部分能力的所在。意識部分與之相比,極為細微。一般人很少注意潛意識的存在,亦很少刻意地與它溝通,因此不能發揮它們本有的能力。

每個人的潛意識其實不斷地渴望與它溝通,亦不斷地嘗試溝通,只是我們沒有察覺而已。

雖然學術上不能完全成立,但是為了使我們容易掌握和發揮,我們可以假設:潛意識、右腦、感性可以被看做是同一東西,也就是我們的情緒和能力之所在。意識、左腦和理性可以被看做是我們大腦的另一方面。

人最大能力和成就的狀態出現在意識與潛意識攜手一致的時候。

一個人在潛意識中總是不斷地去找尋更好的方法,以便使自己取得最佳的利益。潛意識驅動的行為總是為了一些正面的動機,雖然有時那些行為效果不理想。潛意識里永遠不會有傷害本人的動機。

潛意識有多個層面,情緒屬于較淺的層面。在更深層里有多個具備高度智慧及能力的層面。從科學的角度去介紹潛意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般來說我們認為潛意識隸屬以下兩門學科:

腦神經學。因為潛意識與大腦功能有關。  

心理學。因為潛意識與我們的行為表現有關。

但是我查過一百多本中英文有關腦神經學和心理學的專業書籍,竟然找不到對"潛意識”一詞清晰或全面的解釋,其中一些書本甚至沒有這個詞!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qianyishi/60456.html

相關閱讀:潛意識心靈
什么是集體潛意識
夢是潛意識的窗口
萬物潛能似金剛
潛意識密碼 頓悟與漸悟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