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懷念父親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親情感悟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懷念父親

父親英年早逝,享年44歲。父親生命的最后七天是在昏迷中度過的。

三十四年來,父親的音容笑貌常常出現在睡夢中,還是那么慈祥可親;父親的故事常常出現在回憶里,還是那么讓我感動;父親的教導常;仨懺诙,還是那么親切和藹;父親的形象一直印在我的腦海里,還是那么平凡而光榮。

父親的祖籍是山東招遠。1942年奶奶帶著不滿九歲的父親和襁褓中的姑姑從龍口上船,闖關東來到沈陽。父親在一小業主開的私營面粉廠做童工,吃盡了苦,遭盡了罪。1956年公私合營后,父親來到沈陽市回民食品廠工作,成為一名當家作主的工人。1聽奶奶講,1958年,也就是我出生那年,父親第一次當選為廠里先進生產者。那天晚上父親把獎狀端端正正掛在了墻上,全家人很高興,奶奶還特意備了酒菜,父親也小酌了兩杯。

父親一生獲得過多少獎狀,家里人沒有做過統計。在我兒時的記憶里,家里的四面墻上幾乎掛滿大大小小的獎狀。奶奶在世時說,這些獎狀分為五個層級,即廠里的、公司的、局里的、市里的和省里的。那個最大的、質地最考究的就是父親1965年榮獲的遼寧省先進生產者,這也是父親短暫一生中獲得的最高榮譽。

父親工作上任勞任怨,政治上積極進步,文化上也不甘落后。1959年七一前夕,父親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父親沒念過書,只是1954年參加了當時的掃盲班,他的文化都是從那本老新華字典學來的。父親每天晚上都要翻幾遍那本字典的,時常還要在一個小本子上記些什么。日積月累,父親識的字越來越多,文化有了很大的提高。有件事我一直難以忘懷,1972年我上了中學,那天寫作文,寫到“肇事”時“肇”字不會寫,就問父親,他幾乎未加思索提筆就寫了出來,我還將信將疑,偷摸查了下字典,沒承想多此一舉了。

進入六十年代后,每到年終歲尾,父親都會捧回三四個獎狀,而且級別一個比一個高。與獎狀同時來到我家的還有那些印有“紀念”字樣的搪瓷缸、日記本和各式鋼筆。我在學生時代記的十幾本日記都是用父親給我的鋼筆和日記本記的。長大后拾起這些記憶的碎片,漸漸明白了一個道理,父親之所以榮獲這么高的榮譽,主要是他對黨有感恩心,對工作有敬業心,對企業有奉獻心。1966年春,父親患了闌尾炎,手術后在家休息了三天,線還沒拆就堅持上班了。從我記事的時候起,父親就沒在家過過一個團圓年,每年除夕夜都是他去廠子里值班,竟成了食品廠的“慣例”,至于說起早貪黑、加班加點,星期天、節假日不休息,在父親那里都習以為常了。

那些獎狀是父親忠于黨、熱愛人民、奉獻社會的真實寫照,也一直是激勵我成長進步的動力。遺憾的是我沒有超越父親的榮譽,每每想起都覺得愧對了父親的獎狀。

我愛看報,并養成了藏報、剪報的習慣,那十幾袋子藏報和二十多本剪報就是見證,這也得益于父親的影響。孩提時的記憶仍很清晰,父親下班吃完飯,就點燃一支煙開始看報,有時還拿出本和筆記點什么。記得六七歲時父親開始讓我去買報,每天給我五分錢,那時沈陽日報四分錢一份,剩下一分錢我就買了糖塊,這使我買報的積極性很高。

有一天傍晚買完報回家路上突然下雨,我把報紙疊了又疊攥在手里往家跑,到家時衣服全淋透了,我急忙展開報紙,還好濕得并不多。這時父親下班回來了,他見我澆的落湯雞的樣子,又看看還有些濕的報紙,心疼地說:“兒子,下雨天就別去買了。”他從兜里掏出五分硬幣給我,算是對我雨中買報的獎賞(www.yiqig.cn 人生感悟)。

最難以忘懷的一次買報是1976年12月27日。頭天晚上收音機里播發了毛主席的《論十大關系》,臨上班前父親叮囑我去買份人民日報。那時沒有售報亭,買報紙要去郵局的報刊門市部,我頂著寒風步行30多分鐘,來到沈陽最大的太原街報刊門市部。買完報回到家已是十點多鐘了。奶奶說父親早晨上班路上騎車摔倒了,正在醫院搶救呢。我急忙趕到醫院,看著昏迷不省的父親,痛哭失聲。

得知父親病危的消息,廠里的工友們來了,煙糖公司的領導來了,商業局的領導也來了……1977年1月3日22時15分,父親因腦出血離開了我們,結束了他平凡、勤勞、光榮、奉獻的一生。那張人民日報也成了我心中永久的紀念。

1月6日,父親追悼會在回龍崗革命公墓舉行,各級領導和工友數百人參加了追悼會,他們淚流滿面,在父親的遺體前鞠躬默哀,向父親作最后的告別。我至今還記得悼詞中對父親的評價:“萬寶鑫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戰斗的一生,是為黨和人民鞠躬盡瘁的一生,他不愧為省市先進生產者的榮譽,是一名優秀共產黨員。”

時光如梭,往事悠悠。在清明節到來之際,以此文懷念我敬愛的父親!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rensheng/1013757.html

相關閱讀:阡陌紅塵,感恩有你
愛的禮物
孩子,你那邊有雨
孩子 父母想對你說
披上嫁衣嫁給你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