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從不對外人提起自己的工作單位。
他還是一位畫師,專為別人畫像,畫得很傳神。他介紹自己時就說自己是一位業余畫師。
休息日,他在公園一角擺好畫攤。
有個女人走過來,溫柔的說:“可以給我畫張像嗎?”
“請您坐好。”他示意女人坐下。面前的女人柔弱得讓他有種感覺,像紅樓夢里的林黛玉,只不過她臉上有斑痕。
“您能把我畫得美一些嗎?”她有些不好意思。
他還是第一次聽到這樣的要求,一般人都會要求他畫得像一點。
他有自己的職業道德,他不允許自己的筆偏離真實。
他只對女人笑了笑。
一小時后,女人似乎很疲倦。他的畫也完成了,像極了。
女人慢慢撫摸著畫像說:“很像,可您能把我畫得再美一些嗎?”
他搖搖頭說:“不能。”
女人略顯得有點遺憾,不過看得出她還是很佩服他的畫功。付過錢,離開了。
半月后的一天,他像往常一樣,來到自己的工作單位,在大廳有哭哭啼啼的人們,耳邊傳來哀樂聲。對于這一切,他熟悉得麻木與冷漠。只是讓他覺得意外的是,他畫的畫像竟然掛在大廳的墻壁上。而那水晶棺中躺著的竟然是那天要求他畫得美一些的那個女人。
悼文中,他得知女人竟然是前兩天報紙上提的那個救落水兒童的癌癥病人。
他默默的拿來畫板。是的,我可以把你畫得再美一些。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rensheng/1043026.html
相關閱讀:保持住心理年齡年輕的途徑
松垮的黃襯衫-心靈雞湯
把握一顆珍珠的幸福!
每年一信
時間留下的總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