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真摯與信任的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后漢書·廣陵思王荊傳》
意譯:比方真誠能使任何人都深受激動,什么難事都能辦得到。
開誠懇,布公平。
——《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評》
意譯:暴露心坎的虔誠,提公平的看法。
天不容偽。
——[宋]蘇軾《潮州韓文廟碑》
意譯:天理不容虛假。
忠信而不諛,諫爭而不諂。
——《荀子·臣道》
意譯:忠信不曲意逢迎,進諫不諂諛。
誠者,物之終始,主成無物,是故正人誠之為貴。
——《禮記·中庸》
意譯:真誠貫串于事物的始終,不誠就沒有萬物,所以君子以為真誠最名貴。
推赤忱置入腹中,心靈雞湯。
——《后漢書·不武帝紀》
意譯:對人要真誠,拿自己的心比別人的心。
誰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
——《禮記·中庸》
意譯:只有至誠的人,才干充足用盡他的才能。
圣人之道無他,至誠罷了。
——[金]元好問《遺山先生集·內相文獻楊公神道碑銘》
意譯:圣人所為的精義不別的,就是至誠。
惟篤實能夠當大事。
——[宋]楊時《二程粹言·論事篇》
意譯:只有老實牢靠的能力可以做大事。
君子誠之為貴。
——《禮記·中庸》
意譯:君子把真誠當作最可貴的品德。
夫童心者,絕假純粹。
——[明]李贄《焚書·童心說》
意譯:童心下沒有虛偽,是最純摯的了。
我無爾詐,爾無我虞
——《左傳·宣公十五年》
意譯:我不詐騙你,你也不誘騙我。以誠相交,誠信不欺。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孟子·離婁上》
意譯:有德行的人是能堅持那種嬰兒的無邪純樸之心的人。
巧詐不如拙誠。
——《三國志·卷一四·魏書·程昱》
意譯:偽詐的事做得再巧,也不如愚笨的誠實的舉動有壓服力。
以誠待人,非惟益人,惟己尤大。
——郭嵩燾《郭嵩燾日記》
用誠心愈多,用手腕愈少。
——惲代英《社會性之涵養》
美妙的貨色時常是因為它的真誠。
——羅蘭《羅蘭小語》
意氣之交,雖是真誠,總也失之太急。
——三毛《隨想》
交友人就是同等相待,以誠相處。
——丁玲《談寫作》
美好的東西時常是因為它的真誠。
——傅雷《》
對友誼惟一的考驗,仍是久長不變的真誠。
——柯藍《早霞短笛》
天下作偽是最苦惱的事情,老誠實實是最高興的事件。
——鄒韜奮《韜奮文集》
人間間絕沒有真惡的奸人而不為偽善的輿論的。
——郭沫若《為革命的民權而吶喊》
真誠是使一個人巨大的最基礎的力氣,它使一個人的毛病或錯失也變得值得諒解。
——羅蘭《羅蘭小語》
有至誠,就是學識少,口才拙,也能感動聽。
——孫中山轉引《古今中外格言集成》
真誠才是人生最高的美德。
——[英國]喬叟《喬叟文集》
只有真誠的人才會成為獨創者。
——[法國]托卡萊爾《豪杰與好漢崇敬》
真正感動人心的是當真二字,是真誠二字。
——[日本]池田大作《我的人學》
做一個有信義的人勝似做一個著名氣的人。
——[美國]西·羅斯福《國民》
不要對所有人都以不信任的目光對待,但要謹嚴而動搖。
——[古希臘]德謨克里特《著述殘篇》
不要信任對任何人都說好話的人。
——[英國]柯林斯《警句》
人與人之間最大的信任是精誠相見。
——[英國]培根《選》
信譽既是地形的氣力,也是無形的財產。
——[日本]松下幸之助《談人生》
真誠是一種心靈的開放。
——[法國]拉羅什富科《道德規語集》
對人的真誠和照料,應看作是撫慰,不應看成是任務。
——[日本]菊池寬《我的日常道德》
盼望被同情跟被崇拜,經常形成咱們的信任的最大局部。
——[法國]拉國什富科《箴言集》
信賴是友誼的主要空氣,這種空氣減少多少,友情也會相應消散多少。
——[法國]約瑟夫魯《一個教區牧師的尋思》
信任別人的仁慈切實是本人善良的明證。
——[法國]蒙田《人生隨筆》
信任就像鏡子,只有有了裂痕就不能像本來那樣連成一片。
——[瑞士]阿密埃爾《日記》
向實在前進的途徑是嚴正而峭拔的。
——[英國]彌爾頓《失樂園》
最真誠的大方就是觀賞。
——[德國]歌德《格言和感觸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rensheng/105040.html
相關閱讀:25句經典名句
名人廉政格言
保持良好心態的名言警句
有關愛情的經典格言名言警句
有時候,認真努力后,你會發現自己要比想象的優秀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