蒂姆曾經感到生活總跟自己過不去。他好不容易上了普林斯頓大學,卻沒能拿到畢業證,因而找工作始終不順利。好不輕易找到一份電話銷售的工作,每天要工作14個小時,卻仍是公司薪水最低的人。2005年,蒂姆丟了工作,女友也跟他分別了,他陷入無比的掃興和懊喪中。
為何會這樣呢?蒂姆花兩個月時間研討福布斯富豪排行榜上前50位富人的履歷,最后得出論斷:&ldquo,勵志簽名;他們之所以出色,是由于他們更聰慧而不是更辛勞地工作。”于是,蒂姆給自己定下目標,每周工作4個小時,每月掙4萬美元。
接著,蒂姆開端尋找適合自己的行業和產品。他發現只有有人的處所,就會有營養品的需要,于是他開始研究如何開一家和營養品相干的公司。他很快便實現了產品定位、生產加工、廣告設計、產品包裝和銷售的所有計劃,而且他發現每個環節都可以外包出去。
但是他需要啟動資金。蒂姆算了一下,讓這所有運作起來,實在5000美元就夠了。蒂姆用兩周時間和從信譽卡上透支的5000美元,注冊了一家生物科技公司。很快,第一批產品的訂單也下到了出產工廠。
他抉擇的養分品是植物維生素,直接從動物中提取,不必進行化學合成,自然健康,成本也低。產品上市后,因為定位正確、價錢適中,很快就銷售一空。1個月時光,除去本錢,蒂姆凈賺4.1萬美元,相稱于他以前一年的薪水。
月薪4萬美元的目標到達了,然而蒂姆發明本人每周要工作7天,而且天天要10小時以上。這不是他想要的生涯,他下定信心要縮減自己的工作時間。
2007年10月,蒂姆對公司員工說要出去度假4周。接著,身在倫敦的蒂姆關了手機和電腦,什么也不想,開始了他的放松之旅。
很快,蒂姆決議將假期由4周延伸到8周,只在每周一、三、五的凌晨花1個多小時收發電子郵件。沒想到,公司的情形比料想的還要好,而且利潤還增加了40%。終于,蒂姆徹底實現了每周工作4小時,每月收入超過4萬美元的目標。
“我能夠每周工作4小時,其余人也可以,為何不提倡一下呢?”隨后,蒂姆把自己的設法寫下來,并發表在《紐約時報》上。這一主意得到良多讀者的觀賞跟贊成,也引來了眾多媒體的關注和采訪。
接著,這個沒能在普林斯頓大學畢業的學生,被該大學聘為客座講師。
2009年8月,美國皇冠出版社請蒂姆將其閱歷和理念收拾成書。2個月后,《每周工作4小時》英文版面世。迄今為止,該書已在全球29個國度和地域售出版權。
從工作中擺脫出來后,蒂姆有更多時間做自己愛好的事。他喜歡中國功夫,便來到中國學習了一年散打,并在全美中式散打大賽上取得了冠軍。他還因此參演了一部香港電視劇,固然是個小配角,但參演中國工夫片讓他高興不已。他寄居世界各地,平時每周只花4小時處置電子郵件,治理公司事務。
2011年6月,美國普林斯頓大學順便針對“蒂姆景象”開設了一門有關幻想生活方式設計的新課程——《吃苦和獲利》。該課程旨在輔助學生設計和尋找合適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方法。它強調生活是中心,工作只是生活的一小局部,該課程拿蒂姆用到極致的“80/20法令”來總結:80%的生活只須要20%的工作。尋求人生的品德和趣味,這就是蒂姆的人生哲學。跟著寰球化過程的加快,進步效力、享受生活的理念必將為越來越多的人接收,這恰是蒂姆受熱捧的起因。
每周工作4小時,你離這個目的還有多遠?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rensheng/189259.html
相關閱讀:把握一顆珍珠的幸福!
保持住心理年齡年輕的途徑
時間留下的總是真
每年一信
松垮的黃襯衫-心靈雞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