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是子女的終生教師。從子女出生的那天起,初為父母的雙肩上就多了一份教育子女的重擔。怎樣才能讓子女健康成長,走好人生旅途的每一步,追蹤教育子女法比較理想。
立足家庭法:家庭是子女較長久的教育場所,通常情況下,子女的絕大部分時間都局限于家庭范圍內,因而成員之間接觸機會也最多。父母和子女相處時一定要注意觀察其喜怒哀樂愛惡懼方面的細微變化,如果發現了問題應主動上前與子女交談,及時地進行有針對性的追蹤教育,力爭將問題處理在萌芽狀態!墩撜Z》中寫道:“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若要有效地指導教育子女,父母首先要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從嚴要求自己。只有在“身教重于言教”的環境氣氛中,才能真正達到教育子女的目的。
托人代勞法:隨著年齡的增長,也是因工作或學習的需要,子女要暫時離開家庭。子女雖然已長大,但作為父母總有放心不下的時候,而父母又由于身體、家務或工作諸原因脫不開身,此時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借助朋友或親戚或同事轉達自己對子女的關心和愛護,恰到好處的表揚和批評都是追蹤指導的必要內容。這一階段因子女在家時間減少,容易被忽視,父母的追蹤指導顯得格外重要。這一階段固然麻煩一點,但對于子女身心的健康發展是大有益處的。
往來書信法:隨著時間的流逝,兒女或成家或立業甚至到異國他鄉去工作或學習,而回到父母身邊的時間愈來愈少了。這時,父母千萬不要因為子女不在身邊就推卸責任,撒手不管。對于父母而言,通過書信往來追蹤教育子女,無疑是最好的方式了。在信中,家長應以朋友的姿態,推心置腹,促膝談心,就某個具體問題暢所欲言,闡述見解。著名文學翻譯家傅雷先生在精心地將兒子培養成鋼琴藝術家之后,并沒有就此放松對兒子的追蹤指導,那一封封飄洋過海的書信,載滿了慈父對愛子的關心、期盼和勉勵,表現出對子女負責到底的精神。這一階段難度較大,因此一定要注意技巧,講究方法。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rensheng/425770.html
相關閱讀:披上嫁衣嫁給你
孩子 父母想對你說
阡陌紅塵,感恩有你
愛的禮物
孩子,你那邊有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