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我和一位老同志出差半月,兩人工作配合默契,空余時間安排得井井有條,且相得益彰,其樂悠悠。
清晨,他天不亮就起床,跑步、練功,寒冬臘月的,回到旅館渾身熱氣騰騰,臉上綴滿了汗珠;我呢,蒙蒙亮起床,散散步,伸伸腰,然后就著音樂的韻律,伴著清晨的暖陽,讀幾首唐詩,背幾首宋詞,時而淺吟低唱,時而高聲朗誦,滿身清爽,通體舒泰。晚上,又是他練功,我聽音樂、讀文章,功課完畢之后,我倆面對面偎床而坐,他讀功法(也許我太笨,也許是沒興趣,我一直不知他練的是什么功,反正不是******),有時搖頭晃腦,有時點頭如雞啄米,有所悟或有所得時,激動得一拍大腿,驚得我也一跳;我則讀我的黑格爾,時而掩卷沉思,時而低頭默想,安靜無聲。盡管他動如脫兔,我靜若處子,相處得卻有情有趣,有滋有味。
一次,他一拍大腿之后,我微笑問他:“你每日勤學苦練,想必收獲不小?”
他興趣盎然,大講功法的神妙,似乎這個世界上不練功的都是傻子。然后說:“你看,我自練功之后,這身體好多了。”
我點點頭,笑了笑說:“所以革命家說,生命在于運動。”
他又是一拍大腿:“太對了!生命就是要運動,一運動起來渾身都是勁,全身所有細胞都活了起來。只有運動才能身體好,只有運動才能長壽,只有運動人才有精神。”
我點了點頭,又笑了笑說:“可是道學家說,生命在于靜養。你說對嗎?”
他若有所思,默不作聲。我接著又說:“他看那山中老道,個個面皮紅潤,鶴發童顏,神采奕奕,動輒一百多歲,比那些天天運動的人壽高多了吧?他們可是從不運動,全靠靜養。他再看,動物界什么壽命最長?是老龜吧?人稱千年老龜嘛,一活就是幾千歲。老龜它也是從不運動,趴在井底一動不動,那真的是靜養啊!”
他點點頭:“也對。”
我又說:“可是哲學家說,生命在于平衡。”
這下他很快就點頭同意:“不錯。”
我拍拍手中的黑格爾:“我就相信哲學家。”
這是當時應時應景的幾句玩笑話,過后一想,還真有幾分道理。人生的支點不就是平衡嗎?也可以說是“中庸之道”吧。
我有些中醫朋友,常聽他們談醫論道,頗感醫道通于世道,研究一些醫理,亦深得人生之妙。比如某人身上長了些膿瘡,一看就知道是體內熱毒跑出來了,對這一病癥,醫家素來有兩派:涼派認為,既是熱毒外泄,下涼藥清熱瀉火就是;但寒派則認為,熱毒之所以猖獗,是因為病人的體質不強,此時若下涼藥,必傷元氣,體質更虧;這時不但不能用涼藥,反而要溫補,體質增強了,熱毒雖一時不能消除,也不能為非作歹了?磥矶加械览。比如敵人攻來,一方主張迎頭痛擊,一方主張修筑城墻。溫寒兩派,各執一詞,各立門戶,爭論不休。名醫則認為,保持體內平衡,需瀉則瀉,宜補則補,以中庸為用。
從醫道亦可悟出為人、交友之道。從大體上說,交友處人,亦須平衡,不疏不密,保持一定的距離。密則生嫌隙,疏則出紕漏;距離是尊嚴,距離是信任,距離能使友情更深,距離能使人對你更加敬重。當然,也還要看具體情況。感情深篤的朋友,那就不妨“君子之交淡如水”,一年半載不照面,甚至連電話都不打一個,仍然不傷友誼,有難處說一聲,照樣為你奔忙;感情淺的朋友就不行了,幾天不打招呼,可能就把你忘了。所以,深友宜淡處,淡友需濃交。這是交友。再說處人。
和人相處,平常若素,如果你突然對他冷淡了,他會在心里想:我是不是在哪兒得罪他了,于是對你生出戒意。如果你對他突然熱情起來,他又會想:你是不是有什么要求于我?是不是你干了什么見不得人的勾當,怕我知道了?特別是對你有誤解的,越要淡然處之,讓誤解在時間中自消;你如果因此過疏,誤會必然加深;你如果想對他密點,在你看來,似乎要證明你對他沒壞心,無歹意;在他看來就不是這樣了,他會想:你看,這是真的吧?做賊心虛,假熱情,令人作嘔!誤會就被證實。
做人難哪!處人交友,宜疏則疏,宜密則密,以平衡為佳。
做人之道,亦可延伸到為官之道。從為官來看,一是處人,二是干事。
先說處人。我認識一位官員,平步青云,三年連升五級,官居高位。其人水平一般,能力一般,政績一般,也沒聽說他有什么大的來頭。是什么原因使他春風得意呢?他原來的領導、同事、部下,自發組成一個班子,認真研究,結果發現他的奧秘:他夫人是電腦專家,他讓夫人專門為他設計了一套處理官場關系的軟件,叫“官場網絡系統”。在這個系統里,他把省、市、縣編成ABC三級,再把各級關鍵人物根據其身份、地位、作用編成號碼,比如,省級是A級,省里的關鍵人物就分別編成A1、A2、A3等等,市級是B級,市里的關鍵人物就分別編成B1、B2、B3等等,照此類推。一年到頭,哪一天該拜訪誰,采用什么方法拜訪等等,都輸入電腦。每天打開電腦,只需輸入當天日期,再按回車鍵,電腦馬上就告訴你今天應該去拜訪誰,采用什么方法,帶多少禮品禮金等等。電腦是客觀的,所堅持的原則,自然是平衡。
在官場,切忌投靠某一人。身在官場,與上頭領導的關系當然是至關重要的,但這里有個度的把握問題。從輕處說,把握不好,就會被人認為是奴顏婢膝溜須拍馬。當然,群眾意見狗屁都不頂,但形象也不能說一點都不重要吧?從重處說,投靠可能會給你帶來較大利益,但同時也存在巨大的風險呀。誰都不是神仙,不能未卜先知,要是站錯了隊,你的與之俱榮的希望就成了與之俱損的結果。你輸得起嗎?比如,一個單位如果分成兩派,兩個頭目,兩大陣營,你投靠A,他投靠B,于是你成了A的人,他成了B的狗。官場無定數,如果A突然間倒了霉,而B又榮登寶座,你的下場還用問嗎?
王蒙先生說:“不把自己輕易地綁到某個人的戰車上。”這可是至理箴言哪。
單位里幾個領導意見不一,相互矛盾,對某些人來說,是大好機會,正好借此靠一個賣一個親一個臭一個,來給自己尋找晉升的機會立身的位置,這可是最最危險的。你想,你靠的人,即使得勢,不一定記得你,比你關系親的人多的是,而你得罪的那個人,就要記恨你一輩子。且不說你得罪的那人明天是否得勢,官場是微妙莫測的,此刻鬧矛盾的幾個人,也許過幾天關系突然變好了,團結一致了,你又成了什么人呢?
官場如戰場,那里雖不見硝煙,不見刀光,不見槍戟,但處處是陷阱,時時有地雷,所以還是小心謹慎,保平安重要。還是古人說的好:平安是福哇。
再說干事。官場主要是人難纏,事不多,很簡單。說白了,就是不能不認真,也不能太認真,最好是用中庸,走半步:早半步或晚半步。早半步可得風氣之先,晚半步不冒無謂的風險。但不能早一步或晚一步。早一步成為被槍打的出頭鳥,晚一步就會別人牽牛你拔樁;早一步花還未開,晚一步瓜已落去。半步就不同了,早半步嫩蕊初放,晚半步瓜熟蒂落,不用你動手去摘。
所謂平衡、中庸,并不是一些人所理解的折中、一半對一半的意思,而是要靈活運用。比喻秤吧,秤砣就要根據物體的重量,在秤桿上左右移動。個中奧秘,在此難以說透,你自己掌握吧。
孔子云:“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在夫子看來,中庸乃至高境界,做到很難。不過,現代人比孔子那時進步多了,什么都能辦到,何況中庸?你說是嗎?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rensheng/477063.html
相關閱讀:有關是非的名言警句
我們活得累,一是期待過甚,總盼著玉米地里長黃金_有哲理的話
5條音樂格言
關于秋的名言警句佳句
關于好奇心的名言警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