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司空山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親情感悟 來源: 記憶方法網

  一

  我們是上午九點半到達司空山腳下的。從店前鎮到司空山腳的這一段路上,幾乎沒有看到什么游人。倒是看到了一家旅游開發公司的招牌豎立了起來,四臺推土機轟隆隆地正在修路。

  站在山腳下往山上望去,山形極像一尊長達十多千米,高達千米,座東南朝西北、身披袈裟、面向西天佛祖參禪打坐的斷臂坐佛慧可禪師。西自民族英雄南宋張德興將軍建司空山寨之西城門,東至店前鎮司空村瘌痢坡,長度大約一千米,海拔也在千米米上下,當地稱為二里橫排。南走馬崗為左肩部,頸椎骨正中為司空山八景之一的烏牛古石;右肩自瘌痢坡至烏牛古石,兩邊如人的肩部,對稱起伏。左臂向西延伸七八里至觀音峰,右臂在萬丈高崖截斷,變成七級浮屠。左腳向西南延伸至白沙河邊的崇報寺,右腳向東北延伸至店前的獅子口,其間直線距離十二千米以上。肩以上至司空山極頂的兩百多米高的懸崖為頭部,后頸、兩邊頭骨輪廓分明,也對稱分布,寬約三百多米;其中極頂西部的高約八十米,寬十幾米的飛蛾貼壁酷似一只大耳朵向西張開,靜聽西方佛祖的佛典梵音。由雙肩向下至司空河為坐佛的背部,其海拔三百五十米以下為緩坡,海拔三百五十米至一千米為峭壁崖,巖石間雜布小灌木,將整個背部分隔成或大或小的石壁。其中左右肩胛骨對稱突出,遠處望去,猶如身披碎布拼成的袈裟,背部將近八百米高。據說這是世界第一大坐佛。

  在前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先生寫的“禪宗第一山”的大石頭前照了幾張相后,我們踏上古&道。向山&門進發。一邊走,我一邊向老婆和兒子解釋道:“司空山名字的得來是由于周朝時期的淳于大司馬在此隱居而得名的。后來,中國釋教始祖,也就是你們在電視里面看到的如來佛祖釋迦牟尼一葦渡江后,來中國傳教。他的徒孫釋教二祖慧可在此隱居修道。山上有傳衣石,為慧可傳衣處,現存有“二祖禪堂”。因此,這座山也稱為‘二祖山’。佛教說四大皆空,因此,這座山也叫四空山。后來,司空山二祖慧可大師傳衣缽于三祖,即天柱山名僧燦大師。因此,天柱山也被稱為‘三祖山’。我們腳下的這些石級都是唐宋時修的登山古道。” 1 2 3 下一頁 尾頁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rensheng/591025.html

相關閱讀:阡陌紅塵,感恩有你
披上嫁衣嫁給你
孩子 父母想對你說
愛的禮物
孩子,你那邊有雨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