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再次翻閱了朱自清的《背影》,不由地就有一股莫明的感觸從內心深處涌了出來。于是,我開始回溯歷史,徜徉時光,把記憶鎖定在父親銘刻在我心上的三處背影上。朱自清的父親是一個平凡的人,我的父親也同樣是個平凡的人。就是這么一個平凡的人,他留下的三處背影,卻深深地鏤刻在我的心中,不斷地洗滌我的思想,凈化我的靈魂,成了我暗淡的人生中一筆最寶貴的財富。
人在生活中所經歷過的事,有的就像小溪里的沙子一般,一場洪水過來,很快就會被帶走;有的卻像天上的恒星那樣,任憑歲月如何蹉跎,也永遠在心中閃爍著光芒,這光芒就是凝聚在腦海中的不可磨滅的生活剪影。在世俗的生活中,每當我的靈魂蒙上了世俗污垢和塵埃時,父親留給我的那矮小卻偉大的背影,就開始發揮它特有的魔力——淘盡了我的挫折和失意,陶治了我的靈魂和思想,拂去了落在它們身上的塵埃,使我內心的那份真,更加純潔,更加光彩奪目。
父親留給我的第一幅生活剪影清晰地浮現在我眼前,那背影——
孔子說:“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可小時候的我活潑好動,對學習的態度較為冷淡,就知道玩,根本不理解讀書有什么好處。
小學五年級的時候,老師安排我們上晚自習,我卻不安心上課。有一天,我在晚自習的時間趁著夜色的掩護偷偷地跟隨另一位同學,跑到隔壁村去看電影。當時農村極少有電視機、錄相機之類的設備,看電影自然就成了孩童時,我們追求的樂趣。結果晚自習的語文老師知道后,告訴了當校長的父親。
我記得父親當時的臉色說有多難看就有多難看,一向和藹可親的他,從沒罵過我們,打過我們,但那一次,父親卻動手了,我被打得哇哇直叫。直到我跪地求饒,父親才住了手,扶我到床上,幫我服了藥,直到我閉上眼睛睡著了才離去。
當時我是假睡,偷偷在注意著父親,父親轉過身,他的背影映入我眼簾,那一刻我有一種深深的觸動。但當時年紀小,不懂是什么東西讓我有如此的震撼,直到后來長大后才明白。在他背影移向門口的那一刻,我看見他的雙肩在聳動,隱隱約約還有抽泣聲,我突然明白父親哭了,但是又極不理解,心中不服氣道:“又不是你受挨打,痛的人又不是你,你哭什么呢?”直到過后父親找我談話,我才知道了事情的緣由,這個背影也就凝聚成我生活中的第一個重要剪影。
原來父親是早期福州大學的學生,可惜父親當時家境貧困,在福州大學讀了一年后(當時他還是學生會的副主席),因家里沒辦法付得起他那每個月五元錢的生活費,被迫綴學了。 1 2 3 下一頁 尾頁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rensheng/843914.html
相關閱讀:愛的禮物
披上嫁衣嫁給你
孩子 父母想對你說
孩子,你那邊有雨
阡陌紅塵,感恩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