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妹都成家后,母親搬到了縣城。姐姐老是嫌打家里電話麻煩,她有一部舊手機閑著也是閑著,索性開發個號給媽媽用。上個月,媽媽對我說,她覺得電話費用有點問題,但不知道怎么查,希望我能幫她查一下。
其實,向來節儉成性,一分錢掰成兩半花的媽媽是不舍得配手機的。自從她退休后就參加了一個公益志愿者組織,成天跟著義工們連軸轉,姐妹們給她打電話十次有九次不在家。為了聯系方便,于是配手機被提上了家庭會議日程。最關鍵的還是,姐姐有一部舊手機沒地方處理,正準備把它當垃圾扔了,母親看著心疼,就直接回收再利用了。
媽媽配上手機后,我們聯系她方便多了,而對兒女時常打進的電話,爸爸都戲稱媽媽成了咱家的行政總管。
查手機話本來可能通過人工服務臺進行的,但為了讓媽媽看的明白,我陪她去了一趟電信局。查單子還是頗費了一番周折,起初,營業員以身份證不能對號入座為由,要母親親自來。還是我的一句話打動了她。我跟她說:“平時工作忙,也沒有什么機會孝敬母親,如果這點事也要讓她親自來一趟,那就等于一點孝敬的機會也不給我了。”
營業員破例給我打印了話費清單出來。在這張話費詳單上一共有306次通話記錄,20個0755的長話是妹妹從深圳打來的,五十個市內手機號是媽媽撥給我的,還有56個是撥給哥哥的。另外還有45個市話座機是撥給我的,余下60個市話座機號碼是哥哥家的,而且主叫全部都是媽媽。
剩下的市內電話是媽媽的朋友王大爺、張姨、景姨家的。再細看這些號碼的主叫幾乎都是媽媽,我們三兄妹倒是很少主動給媽媽打電話。
還有幾個生疏的號碼一看就知道是別人打錯的,不過,話費單確實有點問題。媽媽從來沒有開通七彩鈴音的,里面卻多收了七元的增值服務費。也不知道什么時候母親的號碼里添加了短信收費服務,其實,她根本不會看短信息的。這樣,又增加了三元的收費短信服務費。沒想到,心細如針的母親連這也發現了。
盯著那張電話費單,我久久不能恢復平靜,這306次的通話記錄中全是我兄妹的影子,話費單顯示的內容寫滿了思念,而這些都是母親發出的,從自己日常聯系的那一大堆號碼中,卻找不到一分鐘是撥給母親的,我紅了眼睛……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rensheng/870493.html
相關閱讀:披上嫁衣嫁給你
孩子 父母想對你說
阡陌紅塵,感恩有你
愛的禮物
孩子,你那邊有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