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民本的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先秦]《孟子·盡心下》
意譯:人民是最主要的,國家第二,君王要輕一點。
地利不如地利,天時不如人跟。
——[先秦]《孟子·公孫丑下》
意譯:(占領)有利的氣象不如有利的地理位置,(據有)好的地輿地位不如占有人心。
治國之道,富民為始。
——[漢]司馬遷《·平津侯主父列傳》
意譯:治理國家,首先要讓人民富起來。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
——[先秦]《孟子·梁惠王上》
意譯:使老百姓生活安定而同一天下,沒有可能阻攔的。
豈有民貧于下,而國富于上邪?
——《南齊書·卷四?·武十七王列傳》
意譯:哪有老百姓廣泛貧苦,而國家卻很充裕的事?
政之急者,莫大乎使民富且壽也。
——《孔子家語·賢君》
意譯:國家最應當先辦的事,是讓老百姓富饒和長命。
民惟邦本,本固邦寧。
——[先秦]《尚書·五子之歌》
意譯:人民是國家的根本,基本牢固了,國家才干安定。
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
——《孟子·梁惠王章句下》
意譯:以百姓的樂為樂,百姓也以他的樂為樂;以百姓的憂為憂,百姓也以他的憂為憂。
君者,舟也;嫡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
——[先秦]《荀子·王制》
意澤:君王是船,人民是水。水能載著船,也能把船打翻。
凡不能調民利者,不可認為大治。
——[先秦]《管子·揆度》
意譯:但凡不能讓老庶民富起來的國度,都不能長治久安。
國以民為本,社稷亦為民而破。
——[宋]朱熹《四書章名集注,孟子·盡心下》注語
意譯:國家以人民為根本,國家也是為人民而存在的。
人心所歸,惟道與義。
——[唐]房玄齡《晉書·熊遠傳》
意譯:只有道義才是民心歸向。
百姓茍富完,不憂國家窮。
——《清詩鐸·蕭掄·詠古》
意譯:百姓假如是富足的,就不怕國家窮。
治國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則易治也,民貧則難治也。
——[先秦]《管子·治國》
意澤:治理國家的辦法是使老百姓先富起來,老百姓富就好治理,老百姓窮就不好治理。
為政之道,以順民心為本,以厚民生為本,以安而不擾為本。
——[宋]程頤《代呂公著應詔上神宗天子書》
意譯:管理國家的方式,要以適應民心為根本,使人民的生活殷實為根本,使人民的生涯安寧不受騷擾為根本。
欲天下治,莫若恤人。
——-《新唐書·卷一三一·宗室宰相列傳》
意譯:要想治理天下,沒有比愛護百姓更重要的了。
民怨而國危。
——[先秦]《韓非子·難一》
意譯:老百姓有了怨氣國家就危險了。
政無舊新,以便民為本。
——[宋]蘇轍《傅堯俞御史中丞》
意譯:政治沒有新舊之分,要害要以便利人民為根本。
民猶水也,壅則為淵,疏則為川。
——《新唐書·卷逐一五·狄仁杰傳》
意譯:老百姓的權勢像水一樣,梗塞它,就聚積成深淵,勸導它,就成大河。
眾而不可欺者,民也。
——[宋]蘇轍《陳州為張安道論時勢書》
意譯:人數雖多但不可訛詐的就是老百姓。
與百姓同樂則王矣。
——[先秦]《孟子·梁惠王下》
意譯:和老百姓一起歡喜才能統一天下。
察民所惡,以自為戒。
——[先秦]《管子·桓公問》
意譯:考核老百姓憎恨什么,好防備自己不去做。
平易近民,民必歸之。
——[漢]司馬遷《史記·魯周公世家》
意譯:對大眾溫和謙遜,民眾必定會歸附你。
民富,則君不至獨貧;民貧,則君不能獨富。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顏淵》注語
意譯:老百姓富了,君王不會貧困;老百姓窮了,君王也不可能富有。
善藏者藏于民,不善藏者藏于府。
——《魏書·卷六八·甄琛高聰列傳》
意譯:會積累財富的辦法是讓老百姓先饒富起來,不會積聚財產的方法是先把國庫富起來。
魚無水,則不可以生;人失足,必不可以步;國失民,亦不可以治。
——[北齊]劉晝《劉子·貴農》
意譯:魚沒有水,不可以生存;人沒有腳,不可以走路;國家不人民就不可以管理。
公憤如水火,不可救也。
——[漢]司馬遷《史記·卷三九·晉世家》
意譯:國民惱怒了,如水火一樣,能夠覆滅所有,撲不滅攔不住。
愛之如父母,而歸之如流水,欲無獲民,將焉辟之?
——《左傳·昭公三年》
意譯:愛老百姓像父母愛兒女一樣,老百姓歸附你就像流水一樣,想不讓老百姓歸附你,不能有什么措施攔阻啊?
王者以民人為天,而民人以食為天。
——[漢]班固《漢書·酈食其傳》
意譯:統一天下要以人民為根本,人民要以糧食為根本。
意莫高于愛民,行莫厚于樂民。
——《晏子年齡·內篇·問下》
意譯:當官的意志沒有比愛護人民更高,行動也沒有比與百姓同樂更厚。
善為政者,視民如子。
——[宋]司馬光《司馬溫公集·官王逵等二札子》
意譯:擅長治理國家的人,把老百姓看作自己的子女。
能愛邦內之民者,能服境外之不善。
——《晏子春秋·內篇·問上》
意譯:能愛惜本人管地老百姓的官,能力讓本地惡人也敬服他。
有道之主,以百姓之心為心。
——[唐]吳兢《貞觀政要·直諫》引魏徵語
意譯:有道義的君主,把老百姓的心事當成自己的心事。
量民力,則事無不成。不強民以其所惡,則詐偽不生。
——[先秦]《管子·牧民·士經》
意譯:估計老百姓的力氣來辦事,就沒有辦不成的事,不逼迫百姓去做使他們惡感的事,就不會呈現虛假欺詐的行為。
國以人為本,人以食為本。
——[唐]吳兢《貞觀政要·務農》
意譯:國家的以人民為根本,人民以食糧為根本。
強本領,去無用,而后民可使富。
——[先秦]《管子·五輔》
意譯:把國家經濟的根本搞堅實,把沒有用的事丟掉不去做,這樣百姓才會富起來。
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
——[漢]戴圣《禮記·大學》
意譯:喜好老百姓所愛好的,厭惡老百姓所討厭的。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發明世界歷史的能源。
——毛澤東《論結合政府》
國之興衰治亂,觀其民而知焉。
——孫中山《中國聯盟會心見書》
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
——董必武《挽沈英驪女士》
國家之本,在于人民。
——孫中山《常設大總統宣言書》
人民是性命的化身,是永遠創造的,出產的。
——馮雪峰《損壞》
惟有民魂是值得可貴的,惟有他發揮起來,中國才有真提高。
——魯迅《華蓋集續編·學界的三魂》
人民的政府屬于人民,來自于人民并服務于人民。
——[美國]丹·韋伯斯特《關于福特決定案的第二次演說》
在外交政策方面,我將盡力奉行友愛睦鄰政策。
——[美國]富·羅斯福《第一次辭職演說》
民主制就是直接由全部人民治理、全體人民領有、全體人民享受的自治政體。
——[美國]西·帕克《在波士頓音樂廳里的布道》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rensheng/96804.html
相關閱讀:有關愛情的經典格言名言警句
名人廉政格言
25句經典名句
保持良好心態的名言警句
有時候,認真努力后,你會發現自己要比想象的優秀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