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次北固山下》譯文注釋_《次北固山下》點評_王灣的詩詞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古詩三百首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次北固山下
[唐] 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青山外 一作:青山下)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注釋】:
次:住宿,這里指船停泊。北固山:在今江蘇省鎮江市北,三面臨江,形勢險固,因以為名。

【簡析】:
從海日東升,春意萌動,放舟于綠水之上,聯想起“雁足傳書”的故事,表達了淡淡的鄉思愁緒。全詩和諧而優美。

[譯文]我要走的路還遠在青山之外,乘著帆船在綠水中前進江湖涌漲,水岸相平,兩岸頓顯開闊;風順平和,白帆高懸,小船急速行駛。海日沖破殘夜冉冉而升,舊年未逝春天已悄悄來臨。家書如何寄故鄉?讓北歸的大雁捎回洛陽城。

  這首題為《次北固山下》的五律,最早見于唐人芮挺章編選的《國秀集》。唐人殷?選入《河岳英靈集》時題為《江南意》,但有不少異  王灣是洛陽人,一生中,“嘗往來吳楚間”!氨惫躺健保诮窠K鎮江市以北,三面臨江。上引《江南意》中首二句為“南國多新意,東行伺早天。”其“東行”,當是經鎮江到江南一帶去。詩人一路行來,當舟次北固山下的時候,潮平岸闊,殘夜歸雁,觸發了心中的情思,吟成了這一千古名篇。
  詩以對偶句發端,既工麗,又跳脫!翱吐贰,指作者要去的路!扒嗌健秉c題中“北固山”。作者乘舟,正朝著展現在眼前的“綠水”前進,駛向“青山”,駛向“青山”之外遙遠的“客路”。這一聯先寫“客路”而后寫“行舟”,其人在江南、神馳故里的飄泊羈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間,與末聯的“鄉書”、“歸雁”,遙相照應。
  次聯的“潮平兩岸闊”,“闊”,是表現“潮平”的結果。春潮涌漲,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與岸平了,船上人的視野也因之開闊。這一句,寫得恢弘闊大,下一句“風正一帆懸”,便愈見精采!皯摇笔嵌硕酥敝钡馗邟熘臉幼。詩人不用“風順”而用“風正”,是因為光“風順”還不足以保證“一帆懸”。風雖順,卻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順風,又是和風,帆才能夠“懸”。那個“正”字,兼包“順”與“和”的內容。這一句寫小景已相當傳神。但還不僅如此,如王夫之所指出,這句詩的妙處,還在于它“以小景傳大景之神”(《姜齋詩話》卷上)?梢栽O想,如果在曲曲折折的小河里行船,老要轉彎子,這樣的小景是難得出現的。如果在三峽行船,即使風順而風和,卻依然波翻浪涌,這樣的小景也是難得出現的。詩句妙在通過“風正一帆懸”這一小景,把平野開闊、大江直流、波平浪靜等等的大景也表現出來了。
  讀到第三聯,就知道作者是于歲暮臘殘,連夜行舟的。潮平而無浪,風順而不猛,近看可見江水碧綠,遠望可見兩岸空闊。這顯然是一個晴明的、處處透露著春天氣息的夜晚,孤舟揚帆,緩行江上,不覺已到殘夜。這第三聯,就是表現江上行舟,即將天亮時的情景。
  這一聯歷來膾炙人口,殷?說:“‘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詩人已來少有此句。張燕公(張說)手題政事堂,每示能文,令為楷式。”(《河岳英靈集》)明代胡應麟在《詩藪?內編》里說,“海日”一聯“形容景物,妙絕千古”。當殘夜還未消退之時,一輪紅日已從海上升起;當舊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叭丈鷼堃埂薄ⅰ按喝肱f年”,都表示時序的交替,而且是那樣匆匆不可待,這怎不叫身在“客路”的詩人頓生思鄉之情呢?這兩句煉字煉句也極見功夫。作者從煉意著眼,把“日”與“春”作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語的位置而加以強調,并且用“生”字和“入”字使之擬人化,賦予它們以人的意志和情思。妙在作者無意說理,卻在描寫景物、節令之中,蘊含著一種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殘夜,將驅盡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現的“春意”,闖入舊年,將趕走嚴冬。不僅寫景逼真,敘事確切,而且表現出具有普遍意義的生活真理,給人以樂觀、積極、向上的藝術鼓舞力量。
  海日東升,春意萌動,詩人放舟于綠水之上,繼續向青山之外的客路駛去。這時候,一群北歸的大雁正掠過晴空。雁兒正要經過洛陽的!詩人想起了“雁足傳書”的故事,還是托雁捎個信吧:雁兒啊,煩勞你們飛過洛陽的時候,替我問候一下家里人。這兩句緊承三聯而來,遙應首聯,全篇籠罩著一層淡淡的鄉思愁緒。
  這首五律雖然以第三聯馳譽當時,傳誦后世,但并不是只有兩個佳句而已;從整體看,也是相當和諧,相當優美的。  

(霍松林)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shici/gushi300/1224061.html

相關閱讀:古詩《斷句》原文賞析
初入淮河
鶯梭
明月何皎皎 原文及翻譯
詠柳·亂條猶未變初黃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