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南北朝
作者:謝靈運
原文:
江南倦歷覽,江北曠周旋。
懷新道轉迥,尋異景不延。
亂流趨孤嶼,孤嶼媚中川。
云日相暉映,空水共澄鮮。
表靈物莫賞,蘊真誰為傳。
想象昆山姿,緬邈區中緣。
始信安期術,得盡養生年。
賞析
第一層
第一層為首四句:寫詩人欲游江北探尋新異勝境的急切心情。謝靈運于頭年因受排擠而出任永嘉太守,“既不得志,遂肆意游遨,遍歷諸縣,動逾旬朔。”(《宋書》本傳)區區永嘉諸景,不到一年便已“歷覽”,遂覺江南已無新奇之地,令人厭倦。而永嘉江北岸的奇山異水,詩人一年前赴任時只是匆匆路過,不遑周游(周旋),曠廢既久,自不免向往,因而產生了“懷新”、“尋異”即懷著探尋新奇勝景的急切之情。唯其急切,故反覺道路迥遠,時間易逝難延。
第二層
第二層為五至八句:由發現孤嶼的驚喜到對其美景的描繪!皝y流”句脫胎于《爾雅?釋水》:“水正絕流曰亂!焙萝残小稜栄帕x疏》云:“絕,猶截也。截流橫渡不順曰亂!薄摆叀保残忻。“媚”,妍美悅人。這二句謂,因為突然發現了江中孤嶼,詩人便截流橫渡十分迅疾,那孤島巍然聳立江中,是多么妍美悅人。一個“趨”字,傳神地寫出登嶼探勝的急切心情,回應前文;一個“媚”字,又活畫出孤嶼的妍美魅力和詩人的喜悅之情。“云日”二句即是對“媚”字的具體描繪:白色的云朵沐浴在金色的陽光之下,交相輝映,何等明媚秀麗;湛藍的天空倒映在碧綠的江水之中,水天一色,多么澄澈鮮明!這四句可謂“以麗情密藻,發其胸中奇秀,有骨、有韻、有色。”(鐘惺《古詩歸》)前二句寫得?削危竦,后二句寫得壯闊奇麗。鐘嶸所謂“名章迥句,處處間起,麗典新聲,絡繹奔會!(《詩品》上)殆指此類。這等勝境的突然發現,較第一層“江南倦歷覽”的心情,大有山窮水盡、柳暗花明的突轉妙趣。于是詩筆自然轉到第三層的感嘆議論上。
第三層
最后六句通過感嘆聯想寄托了詩人懷才不遇和厭世嫉俗的孤憤!氨盱`”,顯現天地的靈秀之氣;“物”,這里指世人!疤N真”,即蘊藏自然意趣(一說指真人、神仙)!熬掑恪保七h;“區中緣”,即人世間的塵緣!鞍财谛g”,指傳說中神仙安期生的長生道術。養生,即長生。詩人首先喟嘆:此等山水皆為表現天地的靈秀神異之氣,然而世人卻不知欣賞它的價值。接著,詩人又馳騁飄逸的想像,由江嶼的靈秀聯想到那昆侖山的仙靈,頓覺自己離世間塵緣之事是那樣遙遠,仿佛遺世獨立一般。最后議論:詩人終于相信了,領悟了安期生的長生之道,從此可以安心養生、以終天年了。詩人在這一段中,觸景生情而又緣情造境,神思逸蕩,理趣橫生,故雖是議論,卻仍然意象飛動,而不覺其枯燥,可以說是情、景、理三者妙合無痕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shici/gushi300/349454.html
相關閱讀:古詩《斷句》原文賞析
明月何皎皎 原文及翻譯
鶯梭
詠柳·亂條猶未變初黃
初入淮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