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飲酒其五 賞析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古詩三百首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朝代:魏晉

  作者:陶淵明

  原文: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辨 通:辯)

  譯文

  我家建在眾人聚居的繁華道,可從沒有煩神應酬車馬喧鬧。

  要問我怎能如此之超凡灑脫,心靈避離塵俗自然幽靜遠邈。

  東墻下采擷清菊時心情徜徉,猛然抬頭喜見南山勝景絕妙。

  暮色中縷縷彩霧縈繞升騰,結隊的鳥兒回翔遠山的懷抱。

  這之中隱含的人生的真理,想要說出卻忘記了如何表達。

  注釋

 、俳Y廬:構筑屋子。人境:人間,人類居住的地方。

 、跓o車馬喧:沒有車馬的喧囂聲。

 、劬鹤髡咦灾^。爾:如此、這樣。這句和下句設為問答之辭,說明心遠離塵世,雖處喧囂之境也如同居住在偏僻之地。

 、苡迫唬鹤缘玫臉幼印D仙剑褐笍]山。

 、菀姡(讀xiàn)同“現”,出現。

 、奕障Γ喊怼O嗯c:相交,結伴。這兩句是說傍晚山色秀麗,飛鳥結伴而還。

 、叽酥校杭创藭r此地的情和境,也即隱居生活。真意:人生的真正意義,即“迷途知返”。這句和下句是說此中含有人生的真義,想辨別出來,卻忘了如何用語言表達。意思是既領會到此中的真意,不必說。

 、嘤嬉淹裕合胍孀R卻不知怎樣表達。 辨:辨識。

  把房屋建在人群密集的地方,卻沒有車馬的喧鬧。你問我為何能如此,心既遠離了塵俗,自然就會覺得所處地方的僻靜了。在東籬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間,那遠處的南山映入眼簾。煙云彌漫,夕陽西落,傍晚的景色真好,更有飛鳥,結著伴兒歸還。從此時此地的情境中,領略到大自然的真趣,想要說出來,卻又覺得它無法也無須明白的說出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shici/gushi300/320026.html

相關閱讀:詠柳·亂條猶未變初黃
古詩《斷句》原文賞析
鶯梭
初入淮河
明月何皎皎 原文及翻譯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