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宮中行樂詞八首(其一)》李白唐詩鑒賞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全唐詩 來源: 記憶方法網

【作品介紹】

  《宮中行樂詞》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的組詩作品,史載原有十首,現存八首。這組詩是李白的“遵命”之作,寫的是宮中行樂。詩人抓住羅綺、寶髻、翡翠、鴛鴦、玉樓、金殿、宮花、綠樹、宮鶯、檐燕等一系列意象,寫盡了種種豪華綺艷,曼麗風神,但隱含著詩人對行樂者的諷諫,反映了詩人憂世濟時的胸懷。全詩言淺而意深,意微而詞顯,顯示了詩人高超的寫作技巧。

【原文】

宮中行樂詞

其一

小小生金屋⑴,盈盈在紫微。

山花插寶髻,石竹繡羅衣⑵。

每出深宮里⑶,常隨步輦歸⑷。

只愁歌舞散⑸,化作彩云飛。

【注釋】

⑴小。荷傩r。金屋:用漢武帝陳皇后事。

⑵石竹:花草名。

⑶出:一作“上”。

⑷步輦:皇帝和皇后所乘的代步工具,為人所抬,類似轎子。

⑸散:一作“罷”。

【白話譯文】

  自幼入宮,生長于金屋之中,長大之后,輕盈的舞姿便經常在宮殿中皇帝面前表演。頭上佩戴鮮艷的山花,身穿繡著石竹花圖案的羅衣,經常出入深宮大殿之中,常常侍從于皇帝的步牽之后。只怕有朝一日,歌舞一散.自己便像天上的彩云一樣,隨風而去,再也見不到皇帝的面了。

【創作背景】

  這組詩為唐玄宗天寶二載(743年)春李白在長安奉詔為唐玄宗所作,大約與《清平調詞三首》作于同期。關于這組詩,孟?的《本事詩》中記載了相關的故事,說唐明皇因宮人行樂,特召李白,“命為宮中行樂五言律詩十首”,以“夸耀于后”。李白因作這組詩。這種說法有個佐證,便是敦煌殘卷《唐詩選》選錄了這組詩的前三首,題作《宮中三章》,下署作者為”皇帝侍文李白“!段脑酚⑷A》錄這組詩二首,題作《醉中侍宴應制》。

【賞析】

  李白《宮中行樂詞》,是李白奉召為唐玄宗所作。

  這一首五律,描寫一位年輕的、甚或是幼年宮女。

  首聯寫豐姿儀態。“小小”、“盈盈”,有愛憐意。金屋,用漢武及阿嬌事,這里指深宮。紫微,天子居所。

  次聯寫幼女服飾。滿衣繡著石竹,滿頭插著山花,一片天真,似不知其身在深宮。

  第三聯描繪幼女隨步輦出入宮禁的情景。隋代詩人虞世南奉煬帝命嘲司花女袁寶兒的詩:“學畫鴉黃半未成,垂肩享?袖太憨生。緣憨卻得君王惜,常把花枝傍輦行。”袁寶兒為長安所貢御車女,方十五歲,喬憨多態。正值洛陽獻迎輦花,煬帝命袁寶兒持之,號曰司花女。因命虞世南嘲袁寶兒嬌憨之狀,所以詩中所寫重在嬌憨二字。李詩這里用步輦故事,也是暗指此幼年宮女之嬌憨。步輦,指不駕馬,用宮人挽車。

  前六句是描寫人物,字字有姿態儀容,字字見曼麗風神;點染人物嬌憨天真,頗見詩人憐惜之心。最后兩句用點睛法,襯托宮女之風韻神采。以彩云之輕飛,象人物之去,覺凌波微步,不如此之輕盈。全詩只勾畫宮女之嬌憨,只寫其天真無邪,對其輕歌曼舞卻不著一字。只在最后以“愁”表示詩人眷念之感,以“彩云”之絢麗飄逸傳人物之神。李白屢次以“彩云”入詩只此詩為最感人,對后世影響也大。北宋晏幾道《臨江仙》:“當時明月在,曾照彩云歸”即化用此詩結句。

  這首詩清麗飄灑,神韻飛逸。能將這種宮廷行樂詩,寫得麗而不膩,工而疏宕,前人所謂“麗語難于超妙”,正是詩人超群之處。

【作者介紹】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個性特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美譽,與杜甫并稱“李杜”。其詩以抒情為主,表現出蔑視權貴的傲岸精神,對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繪自然景色,表達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詩風雄奇豪放,想像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善于從民間文藝和神話傳說中吸取營養和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瑋絢爛的色彩,達到盛唐詩歌藝術的巔峰。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更多古詩詞賞析內容請關注“小學生學習網”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shici/quantangshi/1179572.html

相關閱讀:《城東早春》楊巨源唐詩鑒賞
《中夜起望西園值月上》柳宗元唐詩鑒賞
陳京的詩
《早寒有懷》孟浩然唐詩鑒賞
《聽舊宮人穆氏唱歌》劉禹錫唐詩鑒賞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