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寒食寄京師諸弟》韋應物唐詩鑒賞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全唐詩 來源: 記憶方法網

【作品介紹】

  《寒食寄京師諸弟》是唐代詩人韋應物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從環境寫起,言“雨中”、“禁火”、“空齋”,極力渲染孤寂凄冷的氛圍,思鄉念親之情已寓其中。接下來寫“聽鶯”、“把酒”、“看花”等活動,雖是賞心樂事,但思鄉念親之情始終無法排遣,以樂景寫哀情。末句寫家鄉杜陵芳草萋萋,以景結情,含蓄雋永。

【原文】

寒食寄京師諸弟⑴

雨中禁火空齋冷⑵,江上流鶯獨坐聽⑶。

把酒看花想諸弟⑷,杜陵寒食草青青⑸。

【注釋】

⑴寒食:節令名,在清明前一天(一說前兩天)。相傳起于晉文公悼念介子推,以介子推抱木焚死,就定于這天禁火寒食。

⑵空齋:空蕩的書齋。

⑶流鶯:鳴聲婉轉的黃鶯。

⑷把酒:手執酒杯,謂飲酒。

⑸杜陵:位于西安南郊杜陵塬上,內有帝陵、王皇后陵及其他陪葬陵墓。

【白話譯文】

  雨中的寒食節更顯得寒冷,我獨自坐聽江上黃鶯的鳴叫。端著酒杯賞花時又想起了杜陵家幾個弟弟,寒食時,杜陵這一帶已是野草青青了。

【創作背景】

  這首詩寫在唐德宗貞元二年(786年)或三年江州刺史任上。當時詩人遇上了寒食節,孤獨思鄉之情更甚,于是便即興寫下了這首詩。

【賞析】

  韋應物詩集中收錄寄諸弟詩近二十首,可以看出他是一個手足情深的詩人。而正由于出自性情,發自胸臆,所以這首詩雖只是即景拈來,就事寫出,卻蘊含深厚,情意悠長。

  “乍暖還寒時候,天空下著蒙蒙的細雨,在這家家戶戶都禁絕煙火的節日里,空蕩蕩的旅齋更顯得孤凄冷清,叫作者無法安坐,還是出去看看,作者漫無目的地來到江邊,江風拂面,竟然覺得比屋內還暖和一些。獨坐岸石,楊柳枝頭的流鶯飛來飛去,還不時呼朋引伴地鳴叫著。清脆如歌的啼喚,令作者悵然。喝一杯淡淡的冷酒,解不了胸中無限的愁緒;看一眼帶露的紅花,消不了心中無盡的孤凄;遠在京師的弟弟,作者是非常想念的。此時此刻,作者老家杜陵的原野上,該是草色青青了。

  就章法而言,這首詩看似平鋪直敘,順筆寫來,而針線極其綿密。詩的首句從近處著筆,實寫客中寒食的景色;末句從遠方落想,遙念故園寒食的景色。這一起一收,首尾呼應,緊扣詩題。中間兩句,一句暗示獨坐異鄉,一句明寫想念諸弟,上下綰合,承接自然。兩句中,一個“獨”字、一個“想”字,對全篇有穿針引線的妙用。第二句的“獨”字,既是上句“空”字的延伸,又是下句“想”字的伏筆;而第三句的“想”字,既由上句“獨”字生發,又統轄下句,直貫到篇末,說明杜陵青草之思是由人及物,由想諸弟而聯想及之。從整首詩看,它是句句相承,暗中鉤連,一氣流轉,渾然成章的。

  詩人首句寫景,突出一個“冷”字:“雨中”是天氣之冷;“禁火”是節令之冷;“空齋”是旅居之冷。寒食禁火,萬戶無煙,本來已經夠蕭索的了,更逢陰雨,又在空齋,再加氣候與心情的雙重清冷,這樣層層疊加地寫足了環境氣氛,令人倍感蕭索與凄冷。 次句還是寫景,關鍵在一個“獨”字:“江上”是春潮涌動的春江;“流鶯”是自由翻飛、悅耳歡啼的黃鶯,與上句所寫的蕭索景象截然不同,本是充滿生機,令人振奮愉悅的景象。但在句中卻用一個“獨”字又折轉回來,在多層次中更顯示了曲折。再美好的景象,獨看獨聽反而更添寂寞和惆悵。

  當然,賓雖然不能無主,而主也不能無賓。這首詩的第三句又有賴于上兩句和下一句的烘托。第三句直抒胸臆,既點題,又說明了前兩句詩人倍感冷寂孤獨的原因,還能自然而然地過渡到結句的想象中的情景。一邊喝酒,一邊賞花,不是游春時的閑適暢飲,而是孤寂難耐的排遣。“借酒消愁愁更愁,淚眼觀花花不語”,無可奈何的自寬自慰之中,流露出無盡的落寞與惆悵。這首詩的一、二兩句,看來不過如實寫出身邊景、眼前事,但也含有許多層次和曲折。第一句所寫景象,一層加一層地寫足了環境氣氛。第二句同樣有多層意思,“江上”是一層,“流鶯”是一層,“坐聽”是一層,而“獨坐”又是一層。這句,本是隨換句而換景,既對春江,又聽流鶯,一變上句所寫的蕭索景象,但在本句中卻用一個“獨”字又折轉回來,在多層次中更顯示了曲折。兩句合起來,對第三句中表達的“想諸弟”之情起了層層烘染、反復襯托的作用。至于緊接在第三句后的結尾一句,把詩筆宕開,寄想象于故園的寒食景色,就更收烘托之妙,進一步托出了“想諸弟”之情,情深意遠。

  這首詩,運筆空靈,妙有含蓄,而主要得力于結尾一句。這個結句,就此句說是景中見情,就全篇說是以景結情,收到藏深情于行間、見風韻于篇外的藝術效果。它與王維《山中送別》詩“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句,都取意于《楚辭·招隱士》“王孫游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但王維句是明寫,語意實;這一句是暗點,更顯得蘊藉有味。它既透露了詩人的歸思,也表達了對諸弟、對故園的懷念。這里,人與地的雙重懷念是交相觸發、融合為一的。

  這首詩雖只是寫身邊景、眼前事、心中想,但運筆空靈,含蓄深婉,極盡烘托之妙。在情景交融的和諧意境里,“手足情深”的主題得到了很好的呈現。千古之下,依然能引起共鳴、感慨,以及羨慕、遺憾。

【作者介紹】

  韋應物(737~792或793)唐代詩人。長安(今陜西西安)人。15歲起以三衛郎為玄宗近侍,出入宮闈,扈從游幸。早年豪縱不羈,橫行鄉里,鄉人苦之。安史之亂起,玄宗奔蜀,流落失職,始立志讀書,少食寡欲,常“焚香掃地而坐”。代宗廣德至德宗貞元間,先后為洛陽丞、京兆府功曹參軍、鄂縣令、比部員外郎、滁州和江州刺史、左司郎中、蘇州刺史。世稱韋江州、韋左司或韋蘇州。韋應物是山水田園詩派詩人,與王維、孟浩然、柳宗元并稱“王孟韋柳”。其山水詩景致優美,感受深細,清新自然而饒有生意。今傳有10卷本《韋江州集》、2卷本《韋蘇州詩集》、10卷本《韋蘇州集》。更多古詩詞賞析內容請關注“小學生學習網”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shici/quantangshi/1212681.html

相關閱讀:《聽舊宮人穆氏唱歌》劉禹錫唐詩鑒賞
陳京的詩
《城東早春》楊巨源唐詩鑒賞
《早寒有懷》孟浩然唐詩鑒賞
《中夜起望西園值月上》柳宗元唐詩鑒賞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