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西歸絕句》是詩人元稹創作的組詩《西歸絕句十二首》之二。《西歸絕句十二首》被選入《全唐詩》的第414卷第17首。此詩作于元和十年(815)元稹自唐州(今河南省唐河縣)奉召還京途中。此詩抒發了作者奉詔回京的喜悅之情。一、二句用對比手法,以昔日被貶之憂反襯今日西歸之樂。第三句敘開讀友人書信情事,雖不言情,而情自見。末句卻出入意表地宕開一筆,以桃花滿樹的商山景色收束全詩,即以明麗活潑的春色透露詩人此時此地輕松愉快的心情,以景結情,余味無盡。
【原文】
西歸絕句1(十二首之二)
五年2江上3損容顏,今日春風到武關4。
兩紙京書5臨水讀,小桃花樹滿商山6。
【注釋】
西歸絕句:元和五年(810)元稹被貶為江陵士曹參軍,八年(813)徙唐州從事,十年(815)春,自唐州還長安!段鳉w絕句》即返京途中所作。
五年:元稹自元和五年被貶,十年還京,先后共五年。
江上:指江陵。
武關:在今陜西商縣東。
兩紙京書:作者自注說:“得復言、樂天書。”
商山:在今陜西商縣東南。
【白話譯文】
版本一
多年江上的生活風蝕了容顏,今日到了武關才終于如沐春風一般。在水邊不斷讀著京城的來信,商山上仿佛也開滿了桃花。
版本二
五年來在江邊的艱苦生活讓容顏變的蒼老殘損,今天終于收到了如春風一般的好消息。在水邊閱讀京里友人寄來的信,只覺得商山上的桃樹全開滿了花。
【創作背景】
這首詩作于元和十年(815)元稹自唐州(今河南省唐河縣)奉召還京途中。詩題下原注:“得復言、樂天書。”詩中抒發的便是歸途捧讀友人書信的興奮喜悅之情。
【賞析】
詩的首句“五年”憶昔日之愁。詩人本在帝都長安任監察御史,由于得罪權貴,元和五年(810)被貶為職位卑微的江陵府(府治在今湖北江陵)士曹參軍。人世間的屈辱沉淪,長江邊上的風風雨雨,使他身心交瘁,不由得發出“五年江上損容顏”的慨嘆。
次句“春風”露今日之喜。詩人奉召還京,沿唐河,浮漢水,越武關(在今陜西省商縣東),溯丹河,水陸兼程,時序又正是春天,更覺喜出望外,心情舒暢。“今日春風到武關”,蘊含著雙關的意思,一是指自然的春風,二是作者奉詔回京,途中又接到兩位朋友的書信時的喜悅?梢姡司湓娬窃跀⑹轮幸r出詩人此時欣喜的心情。
一、二兩句,直敘其事,遣詞造境平而無奇。然而,三句“臨水”一轉,頓起詩情;四句“小桃”一結,更饒畫意。原來,詩人欲以巧勝人,故意先出常語,而把力量用在結尾兩句上,終使詩的后半部分勝境迭出。
奉召西歸,是一喜;途中又接到李復言、白居易寄自長安的書信,更是一喜。君恩友情,交織心頭,這就加添了“兩紙京書”的感情容量。“臨水”二字一點,全詩皆活,意境畢呈:清清流水,照見了詩人此時欣喜的神色;粼粼波光,映出了詩人此刻歡樂的心情。詩中不著一字,而詩人捧讀音書時盼歸念友的那種急切、興奮、激動、喜悅的情狀,躍然紙上。試想:如果把“臨水讀”,改成“艙內讀”或“燈畔讀”,那詩中的氣氛情韻、意境就完全不一樣了。
結句又偏不進一步從正面寫喜悅之情,卻一下子跳到商山(今陜西省商縣東)小桃花樹上,以景語收住全篇。詩人臨水讀罷友人書信,猛一抬眼,忽見岸上嫣紅一片,驚喜中不禁吟出:“小桃花樹滿商山”!這桃花,開在山上,也開在詩人心田。至此,全詩戛然而止,畫面上只留下一片花光水色。不言人的心情如何,只用彩筆點染商山妍麗春色,而人的愉快之情已自流露。
這首詩以敘事抒情,以寫景結情,別有一種獨特的風致和情韻。臨水讀,見桃花,是詩人這次春江舟行中實有之事,并非故意造境設色。然而,詩人攝取這兩個特寫鏡頭,恰到好處地表現出特定場合下的特有心情。詩句清而不淡,秀而不媚,柔和雋永,色調和諧,成功地顯示了這首絕句所特有的一種清麗之美。
【作者介紹】
元。779-831),字微之,河南(河南府,今河南洛陽)人,唐朝著名詩人。父元寬,母鄭氏。為北魏宗室魏昭成皇帝十世孫。元稹與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結為終生詩友,二人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詩作號為“元和體”,給世人留下“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的千古佳句。元稹其詩辭淺意哀,仿佛孤鳳悲吟,極為扣人心扉,動人肺腑。元稹的創作,以詩成就最大。其樂府詩創作,多受張籍、王建的影響,而其“新題樂府”則直接緣于李紳。名作有傳奇《鶯鶯傳》、《菊花》、《離思五首》、《遣悲懷三首》、《兔絲》、《和裴校書鷺鷥飛》等。現存詩八百三十余首,收錄詩賦、詔冊、銘諫、論議等共100 卷,有《元氏長慶集》。更多古詩詞賞析內容請關注“小學生學習網”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shici/quantangshi/641808.html
相關閱讀:《聽舊宮人穆氏唱歌》劉禹錫唐詩鑒賞
《中夜起望西園值月上》柳宗元唐詩鑒賞
《城東早春》楊巨源唐詩鑒賞
《早寒有懷》孟浩然唐詩鑒賞
陳京的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