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春夕酒醒》皮日休唐詩鑒賞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全唐詩 來源: 記憶方法網

【作品介紹】

  《春夕酒醒》是晚唐詩人皮日休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該詩通過寫詩人酒醒后剎那間的觀感,來詠史懷古,也表達出詩人內心的愁苦情緒,物我一體,情景交融。

【原文】

春夕⑴酒醒

四弦⑵才罷⑶醉蠻奴⑷,酃?⑸馀⑹香在翠爐⑺。

夜半醒來紅蠟⑻短,一枝寒淚⑼作珊瑚⑽。

【注釋】

⑴夕:日落的時候。

⑵四弦(xián):指琵琶,因有四根弦,故稱。這里代指音樂。

⑶罷:停止。

⑷蠻奴:舞姬,婢仆。

⑸酃?(lín? lù):一作“酃淥”,美酒名。酃,地名,在今湖南;?,美酒。

⑹馀(yú):通“余”,殘留。

⑺翠爐:翡翠色的水爐。

⑻蠟:蠟燭。

⑼寒淚:凄涼的眼淚。

⑽珊瑚:一種海生圓筒狀腔腸動物,顏色鮮艷美麗。

【白話譯文】

  伴酒的樂聲停了,赴宴的人們散了;詩人不勝酒力,醉倒了。當他一覺醒來,那翡翠色的燙酒水爐,還在散發著誘人的香味。詩人睜開蒙?睡眼,呵,照明的紅蠟已經燒短了,剩下那么孤零零的一枝,若明若暗地閃爍著微弱的光。蠟脂融化著,點點滴滴,象凄涼的眼淚,不停地流,凝聚起來,竟化作了美麗多姿的珊瑚模樣。

【創作背景】

  作者生活的時代,政治腐敗,已走上亡隋的老路!堕e夜酒醒》大概是隱居于襄陽鹿門山時所作。

【賞析】

  該詩表面上寫詩人酒醒后剎那間的觀感,實為一首詠史懷古詩。晚唐年代,對于歷史的鑒戒,一般人的感覺已很遲鈍了,而作者卻有意重提這一教訓,意味深長。

  “四弦才罷醉蠻奴,酃?馀香在翠爐”,詩從“四弦才罷”、蠻奴醉倒落筆,不正面描寫宴會場面,但宴會氣氛的熱烈,歌伎奏樂的和諧悅耳,朋友們舉杯痛飲的歡樂,詩人一醉方休的豪興,無不透過語言的暗示作用流露出來,給人以想象酒宴盛況的余地。這種側面透露的寫法,比正面直述既經濟而又含蓄有力。“蠻奴”上著一“醉”字,煞是妙極:既刻畫了詩人暢飲至醉的情懷,又表明酒質實在醇美,具有一股誘人至醉的力量;這“醉”字還為下文的“醒”渲染了醉眼蒙?的環境、氣氛。當詩人一覺醒來,“翠爐”的酒氣仍然撲鼻,“馀香”誘人。這個細節,不僅寫出了酃?質量高、香味歷時不散的特點,而且點出了詩人嗜酒的癖性。在古代,不得志的正直之士,往往和酒結下不解之緣。這里,詩人雖只暗示自己嗜酒,但卻掩飾不住內心的愁。手法可謂極盡含蓄、曲折之能事。

  “夜半醒來紅蠟短,一枝寒淚作珊瑚”,詩的后兩句,寫酒醒所見景象:“短”字,繪出紅蠟殘盡的凄清況味;“一枝”,點明紅蠟處境孤獨;“寒淚”的形象則使人仿佛看到那消融的殘燭,似乎正在流著傷心的淚水。詩人運用擬人手法,不僅把“紅蠟”寫得形神畢肖,而且熔鑄了自己半生凄涼的身世之感,物我一體,情景交融。這時作者已進入中年,壯志未酬,人生道路正像這一枝短殘了的紅蠟。

  將這首中舉后寫的《春夕酒醒》與詩人得第前寫的另一首詩《閑夜酒醒》作比較,會發現風格上的迥異。兩首詩同是寫酒后醒來孤獨之感,但與“樸澀無采”,語言清新的《閑夜酒醒》相比,《春夕酒醒》卻完全是另一種風格。“四弦”的樂聲,酃?的“馀香”,“翠爐”“紅蠟”的色彩,“珊瑚”的美麗多姿,辭藻華麗,斐然多彩,正表現出“才筆開橫”、文辭“奇艷”的藝術特色。

  此詩以議論為主,在形象思維、情韻等方面較李商隱《隋宮》一類作品不免略遜一籌;但在立意的新奇、議論的精辟和“翻案法”的妙用方面,自有其獨到處,仍不失為晚唐詠史懷古詩中的佳品。

【作者介紹】

  皮日休,生于834至839年,卒于902年以后。唐代文學家。字襲美,一字逸少。居鹿門山,自號鹿門子,又號間氣布衣、醉吟先生。襄陽竟陵人(今屬湖北天門市)人。懿宗咸通(860-874)年間進士及第。登第次年東游,為蘇州刺史從事,與陸龜蒙相識,并與之唱和,并稱“皮陸”。其后又入京為太常博士,出為毗陵副使。黃巢軍下江浙,皮為黃巢所的。黃巢入長安稱帝,皮任翰林學士。皮日休的死,說法不一。或說他因故為巢所殺,或說黃巢兵敗后為唐王朝所殺,或說后至浙江依錢□,或說流寓宿州以終。著有《皮子文藪》10卷!度莆摹肥掌湮4卷,《全唐詩》收其詩9卷。更多古詩詞賞析內容請關注“小學生學習網”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shici/quantangshi/644276.html

相關閱讀:陳京的詩
《聽舊宮人穆氏唱歌》劉禹錫唐詩鑒賞
《城東早春》楊巨源唐詩鑒賞
《中夜起望西園值月上》柳宗元唐詩鑒賞
《早寒有懷》孟浩然唐詩鑒賞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