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京兆眉》劉方平唐詩鑒賞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全唐詩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原文】

京兆眉

新作蛾眉樣,誰將月里同?

有來凡幾日,相效滿城中。

【賞析】

  京兆眉,漢代人張敞曾任京兆尹,敢直言,嚴賞罰。嘗為其妻畫眉,當時長安盛傳“張京兆眉嫵”之說。蛾眉,亦作“娥眉”,指女子長而美的眉毛。詩的一、二句是說婦女們都競相畫眉,詩中并沒有回答誰能描畫得像月中嫦娥的眉毛一樣的問題,那答案就是詩題——“京兆眉”。接下來,詩來了一個轉折——由于世人都以“京兆眉”美得如同嫦娥之眉,所以爭相效仿,不幾天就滿城皆是。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畫眉,是女性美容的一種方式,問題是“有來凡幾日,相效滿城中”。任何一種美,都應該是外在與內在的各方面的和諧統一,離開了整體性,就有可能走向美的反面。“東施之貌未必丑于西施,止為效顰于人,遂蒙千古之誚;使當日逆料至此,即勸之捧心,知不屑矣”(《李笠翁曲話》)。東施的可笑不在其貌,而在于追求美的手段與目的、愿望與結果相背離。相背的原因則在于離了“個人”,盲目地模仿,以至于“整體”失調,而變得滑稽可笑。同樣道理,世上既沒有完全相同的人,也沒有絕對相同的臉,卻人人臉上畫著兩道“京兆眉”,不難想象,那種景象,不光是滑稽可笑,簡直叫人望而生厭了。

  已經有了“東施效顰”,還會出現“滿城效眉”的現象,是有原因的。“效”是創造的反面,它輕而易舉,所以也最易成“風”,見“風”而動者也就決非一時一事,正如俞陛云說的:“墮馬新妝,盤龍高髻,閨飾相效之風,漢、唐以來,歷明、清而勿替”(《詩境淺說續編》)。仿效是創造的大敵,一旦仿效成為時髦,人的創造活力將遭到破壞。這首小詩借好相效“京兆眉”的流俗,諷刺了流俗的淺薄,予人以思索和回味。

【作者介紹】

  劉方平,唐代詩人。洛陽(今屬河南)人。開元(713-741)、天寶(742-756)年間在世。一生隱居不仕。與皇甫冉為詩友,為蕭穎士賞識。詩多詠物寫景之作,尤擅絕句。《全唐詩》存其詩一卷。更多古詩詞賞析內容請關注“小學生學習網”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shici/quantangshi/655338.html

相關閱讀:《中夜起望西園值月上》柳宗元唐詩鑒賞
《城東早春》楊巨源唐詩鑒賞
《早寒有懷》孟浩然唐詩鑒賞
陳京的詩
《聽舊宮人穆氏唱歌》劉禹錫唐詩鑒賞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