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題君山》方干唐詩鑒賞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全唐詩 來源: 記憶方法網

【作品介紹】

  洞庭湖中有一座奇秀的青山,傳說它是湘君曾游之地,故名君山,又名湘山、洞庭山。由于美麗的湖光山色與動人的神話傳說,它激發過許多詩人的想象,寫下許多美麗篇章,如“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劉錫《望洞庭》),“疑是水仙梳洗處,一螺青黛鏡中心”(雍陶《題君山》)等等,這些為人傳誦的名句,巧比妙喻,盡態極妍,異曲同工。

【原文】

題君山

曾于方外見麻姑,

聞說君山自古無。

元是昆侖山頂石,

海風吹落洞庭湖。

【賞析】

  方干這首《題君山》寫法上全屬別一路數,他采用了“游仙”的格局。

  “曾于方外見麻姑”,就像訴說一個神話。詩人告訴讀者,他曾神游八極之表,奇遇仙女麻姑。這個突兀的開頭似乎有些離題,令人不知它與君山有什么關系。其實它已包含有一種匠心。方外神仙正多,單單遇上麻姑,就有意思了。據《神仙外傳》,麻姑雖然看上去“年可十八九”,卻是三見滄海變作桑田,所以她知道的新鮮事兒不少。

  “聞說君山自古無”,這就是麻姑對詩人提到的新鮮事一件。次句與首句的起承間,有一個跳躍。讀者可以用想象去填補,那就是詩人向麻姑打聽君山的來歷。人世之謎有很多,詩人單問這個,也值得玩味。那煙波浩渺的八百里瓊田之中,兀立著這樣一座玲瓏的君山。詩人泛舟湖面,“四顧凝無地,中流忽有山”(《許棠《過君山》),這個發現,使他驚喜不已;同時又感到這奇特的君山,必有一個不同尋常的來歷,從而困惑不已。詩人大約就是帶著這個問題去方外求教的。詩中雖然無一字正面實寫君山的形色,完全從虛處落筆,閑中著色,卻傳達出了君山給人的奇異感受。“君山自古無”,這一說法既出人意表,很新鮮,又證實了人們的揣想。寫“自古無”,是為引出“何以有”。詩人不一下子說出山的來歷,似乎是故弄玄虛,這種效果猶如是古代演義里的“且聽下回分解”。

  “元是昆侖山頂石,海風吹落洞庭湖。”不說則已,一說驚人:原來君山是昆侖頂上的一塊靈石,被巨大的海風吹落洞庭的。昆侖山,在古代傳說中是神仙遨游的地方,上有瑤池閬苑,而且有很多美玉。古人常用“昆岡片玉”來形容世上罕有的珍奇。詩中把“君山”設想為“昆侖山頂石”,用意正在于此。“海風吹落”一句,想象奇瑰。詩人在《題寶林寺禪者壁》中寫道:“臺殿漸多山更重,卻令飛去即應難。”題下自注:“山名飛來峰。”這首作品中的想象也受到了“飛來峰”一類傳說的影響。

  全詩運用奇特想象,從題外落筆,神化君山來歷,間接表現出君山的奇美。這就是所謂“超以象外,得其圜中”。

  “游仙”一體,起源于晉代人,后世有很多仿作。但大都借“仙鏡”以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而運用這種方式來歌詠山水,間接地表現自然美,則是方干的一個創造。由盛唐詩的興發情至,轉入更多的意匠經營,這是中晚唐詩的一個趨向。中晚唐詩不及盛唐詩的原因就在這里,而勝于盛唐詩的部分特色也在這里。

【作者介紹】

  方干,唐代詩人。字雄飛。卒后門人私謚玄英先生。新定(今浙江建德)人。貌陋而頗具詩才。唐宣宗時舉進士不第,隱居會稽鏡湖,以詩著名江南。有《玄英先生集》十卷!全唐詩》錄存其詩三百四十七首,編為六卷。更多古詩詞賞析內容請關注“小學生學習網”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shici/quantangshi/667276.html

相關閱讀:《早寒有懷》孟浩然唐詩鑒賞
《聽舊宮人穆氏唱歌》劉禹錫唐詩鑒賞
《城東早春》楊巨源唐詩鑒賞
陳京的詩
《中夜起望西園值月上》柳宗元唐詩鑒賞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