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干荷葉?三首(作者:劉秉忠)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元曲精選 來源: 記憶方法網

70、干荷葉·三首(作者:劉秉忠) 

【原文】

干荷葉,色蒼蒼,老柄風搖蕩。減清香,越添黃,都因昨夜一場霜。寂寞在秋江上。

干荷葉,色無多,不耐風霜?。貼秋波,倒枝柯,宮娃齊唱采蓮歌。夢里繁華過。

南高峰,北高峰,慘淡煙霞洞。宋高宗,一場空,吳山依舊酒旗風。兩度江南夢。


【作者簡介】

劉秉忠(1216-1274),初名侃,字仲晦,今河北邢臺人。曾隱居武夷山為僧,法名子聰,號藏春散人。后被元世祖召見,留侍左右,改名秉忠,位至太保,參領中書省事。博學多才,喜吟詩作曲。著有《藏春散人集》。現存小令十二首。


【寫作背景】

此三曲是作者因題起意、即物取喻之作。“干荷葉”又名“翠盤秋”,為劉秉忠自度曲。劉秉忠生于金宣宗貞?四年(1216)年,卒于元世祖至元十一年(1274),曾隱居武夷山為僧,后云中(今山西大同),時元世祖在藩邸,海云禪師被召,過云中,邀與同行,遂留侍世祖左右。至元元年(1264),拜光祿大夫,位太保,參預中書省事,為元朝的開國元勛,但始終過著齋居蔬食的生活。從這樣的經歷來看,他在這三首曲中所表露的并非一位金遺民或宋遺民悼傷亡國、眷念前朝之情,而是在更廣泛的意義上對生命的短促、人事的無常、朝代的更迭所懷的夢幻泡影之感。這是一位參與締造王朝、飽歷世事滄桑而又曾皈依空門、深受佛家洗禮者對自然界和人世間的觀照和感慨。這里還有一點要提到的是:元軍攻占杭州在1276年,而劉秉忠此時已亡故,未及見南宋亡后的杭州景物。所以此處所摘的第三首曲子乃是以一個勝券在握的征服者的宰輔對南宋的覆滅遙作憑吊而已。


【注解】

蒼蒼:深青色。

老柄:干枯的葉柄。

?:同“挫”,摧殘,折磨。

宮娃:宮女,吳楚間稱美女曰“娃”。

南高峰、北高峰:在杭州西湖邊上,兩峰遙遙相對,稱“雙峰插云”,為西湖十景之一。

煙霞洞:在南高峰下的煙霞嶺上,為西湖最古的石洞,洞很深。

宋高宗:趙構。

吳山:在西湖東南面,俗稱城隍山。

兩度江南夢:指五代吳越和南宋王朝都建都杭州又都亡國。


【譯文】

枯干的荷葉,顏色蒼蒼,干巴的老莖在風里不住地搖蕩。清香一點點減退了,顏色一點點枯黃,者是因為昨夜下了一場霜。秋天的江面上荷葉更加顯得寂寞、凄涼。

枯干的荷葉,翠綠的顏色已經剩得不多了,它受不了寒風吹打嚴霜折磨。緊貼在秋天的水面上,枝莖已折斷倒下,還聽見那宮女還在齊聲唱著采蓮歌?煞比A盛景卻象夢一樣消逝了。更多元曲賞析請關注“小學生學習網”的元曲三百首欄目(http:///yuanqu300/)。

南高峰,北高峰,凄涼慘淡的煙霞洞。宋高宗到頭來落得一場空,看如今吳山的酒旗依舊在飄動。可杭州已經做了吳越和南宋兩朝的夢。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shici/yuanqu/631655.html

相關閱讀:陽春曲?春景(作者:胡祗?)
元曲精選之越調·憑欄人·金陵道中
《一枝花?不伏老》譯文注釋
元曲精選之雙調·水仙子·重觀瀑布
碧玉簫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