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出處】出自唐•杜甫《望岳》
【釋義】我必定要登上泰山的高峰,鳥瞰那眾山,而眾山就會顯得極為微小。
【解析】原詩為:“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望岳》是現存杜詩中年代最早的一首。詩人到了泰山腳下,但并未登山,故題作《望岳》。清人浦起龍在《讀杜心解》中說:“杜子心懷魄力,于斯可觀。取為壓卷,聳然作鎮。”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其中就援用了這首詩,這首詩還化用了《盂子》中的一個典故:“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東山即當初的蒙山,相傳,孔子登東山是沿泗水、卞橋、仲村一線,從東蒙舊道攀登其巔的。由于登上蒙山絕頂,遙望四方,瑯琊在其東,徂徠居其西,大峴處其北,抱犢位其南,魯國江山一覽無余,所以孔子登常設才有“小魯”的感到。而登上泰山,天然就有小天下的感覺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shiju/100351.html
相關閱讀:“林外雪消山色靜,窗前春淺竹聲寒!钡囊馑技拌b賞
浣溪沙?上巳原文_翻譯和賞析_楊基
關于父親的詩歌
七夕情人節古詩句大全
黃永《卜算子?有感》“匿影住人間,橫眼看天下”全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