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劉克莊
梅謝了。塞垣凍解鴻歸早。鴻歸早。憑伊問訊,大梁遺老。浙河西面邊聲悄。淮河北去炊煙少。炊煙少。宣和宮殿,冷煙衰草。
【注釋】:
北宋滅亡,中原淪喪,人民生活在異族的鐵蹄之下。這對生活在南北宋之交和南宋時代的文人士大夫心靈造成了巨大震撼,并成為他們在詩詞中反復吟詠的主題。劉克莊這首詞就是這樣 ,他通過鴻雁北歸,問候北方人民,遙想中原的殘破景象,表達出渴望統一的強烈愿望!懊分x了,塞垣凍解鴻歸早!苯厦坊ǖ蛑x了,萬物逐漸復蘇。北方邊塞地區也應該冰融凍解 。南來過冬的鴻雁正及早地歸去。劉克莊此詞,別開生面,委托北去的鴻雁,帶口訊向長期處于金人統治下的宋遺民進行慰問! 鴻歸早,憑伊問訊,大梁遺老 。”大梁,是指北宋首都汴京。遺老,年老的遺民。詞人托鴻雁向他們問候,是表示對他們處境的關心,是對他們抗爭的聲援,同時也表達了南方愛國志士對北方骨肉同胞的思念之情。然而,何時才能完成統一大業呢?這卻是無言可說了。
詞的下片,作者的想象翅膀隨著鴻雁的北去而飛翔,展現出祖國大好山河如今殘破冷落 、人民流散、田園宮室荒蕪的景象。“ 浙河西面邊聲悄,淮河北去炊煙少 !闭愫游髅妫刚憬髀,包括鎮江一帶即當時接近宋、金分界(淮河)的前線之地。地處邊防,卻悄寂無聲 ,反映南宋當局的茍且偷安,防務廢弛,當然更談不上恢復的準備;春右员,是金人占領的地區。炊煙少,指在戰爭破壞和被金人奴役掠奪之下,人煙稀少,一片荒涼。這里真實地揭示了廣大民眾的苦難生活。最后兩句 ,感情濃烈而深沉 :“ 宣和宮殿,冷煙衰草!毙,北宋徽宗年號。北宋的汴京,到徽宗時期,城市的繁榮,宮廷的奢華到了極點。北宋末年統治者“ 竭府庫之積聚,萃天下之伎藝”,大興宮殿,廣植花木,窮奢極欲,激起人民的反抗,導致金人的入犯無力抵御,結局是身為俘虜,生靈涂炭,而逃到南方的趙宋統治集團,則又在西子湖畔營造起安樂窩,在那里醉生夢死,將祖宗故國拋在腦后。劉克莊借鴻雁的眼光展示了北宋宮殿的凄涼景色,抒發出故宮黍離、國家衰亡的悲憤,也是對南宋當局的強烈指責。這一句表達的感情不禁讓人想起李后主《虞美人 》中的名句“雕欄玉砌應猶在 ,只是朱顏改”,只是后主抒發的是物是人非的感慨,而劉克莊在這一句中抒發的只怕是物也非、人也非的更為深沉的慨嘆。這兩句不用動詞和虛字而把時間、地點、景象和人物感情自然地組合起來,構成一幅雄渾蒼涼的廣闊圖畫,鮮明形象,而含意卻十分深遠 ,耐人玩味 ,與李白《憶秦娥》的“ 西風殘照,漢家陵闕”,可謂同曲同工。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shiju/1255817.html
相關閱讀:南歌子?倭墮低梳髻原文_翻譯和賞析_溫庭筠
《草蟲》譯文注釋_《草蟲》點評_詩經的詩詞
南鄉子?和楊元素時移守密州原文_翻譯和賞析_蘇軾
折楊柳原文_翻譯和賞析_李白古詩
山中原文_翻譯和賞析_王勃古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