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不貪為寶,爾以玉為寶,若以與我,皆喪寶也
【出處】出自春秋•左丘明《左傳•襄公十五年》
【釋義】主要意思是表示以不貪為可貴、崇高,也表示廉潔奉公。
【解析】據《左傳》記載:宋襄公十五年,一個善于阿諛奉承的人拿一塊玉石獻給子罕。子罕怎么也不肯接受。那人便花言巧語地說:“這寶貝落到您老先生手中,掛在您的身上,是最相稱、最合適的呀!平凡的人是不配佩掛它的!”子罕正顏厲色地答道:“你把這塊玉石當寶貝,可我把儉樸的生活和不接收禮物看作是寶貝呀!如果我收下了你獻的玉,你我將各失其寶。所以,語錄,你還是把玉拿回去吧!這樣,我們就各有其寶。”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shiju/146520.html
相關閱讀:浣溪沙?上巳原文_翻譯和賞析_楊基
七夕情人節古詩句大全
黃永《卜算子?有感》“匿影住人間,橫眼看天下”全詞賞析
“林外雪消山色靜,窗前春淺竹聲寒!钡囊馑技拌b賞
關于父親的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