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清代
作者:納蘭性德
原文:
一生一代一雙人,爭教兩處銷魂。相思相望不相親,天為誰春。
漿向藍橋易乞,藥成碧海難奔。
若容相訪飲牛津,相對忘貧。
相關內容
相關內容注釋
作者:佚名
①一生二句:唐駱賓王《代女道士王靈妃贈道士李榮》:“相憐相念倍相親,一生一代一雙人!薄幗,怎教。②藍橋:地名。在陜西藍田縣東南藍溪上,傳說此處有仙窟,為裴航遇仙女云英處。《太平廣記》卷十五引裴硎《傳奇?裴航》云:裴航從鄂渚回京途中,與樊夫人同舟,裴航贈詩致情意,后樊夫人答詩云:“一飲瓊漿百感生,玄霜搗盡見云英。藍橋便是神仙窟,何必崎嶇上玉清!焙笥谒{橋驛因求水喝,得遇云英,裴航向其母求婚,其母曰:“君約取此女者,得玉桿臼,吾當與之也!焙笈岷浇K于尋得玉柞日,遂成婚,雙雙仙去。此處用這一典故是表明自己的“藍橋之遇”曾經有過,且不為難得。
③藥成句:《淮南子?覽冥訓》:“羿請不死之藥于西王母,?娥竊之,奔月宮!备哒T注:“?娥,羿妻,羿請不死之藥于西王母,未及服之。?娥盜食之,得仙。奔入月宮,為月精!崩钌屉[《嫦娥》:“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這里借用此典說,縱有不死之靈藥,但卻難像嫦娥那樣飛入月宮去。意思是縱有深情卻難以相見。
④飲牛津:晉張華《博物志》:“舊說云:天河與海通,近世有人居海諸者,年年八月,有浮搓來去,不失期。人有奇志,立飛閣于搓上,多資糧,乘搓而去。至一處,有城郭狀,屋舍甚嚴,遙望宮中多織婦,見一丈夫牽牛諸次飲之,此人問此何處,答曰:‘君還至蜀郡問嚴君平則知之!,故飲牛津系指傳說中的天河邊。這里是借指與戀人相會的地方。
納蘭性德曾多次表達過他愿意追隨盧氏而去的心情,如這首《畫堂春》,他和盧氏雖不能同生,但卻能同死。他死的那天正好也是月日,盧氏的忌日。
相關內容
賞析
作者:佚名
劈頭便是“一生一代一雙人,爭教兩處銷魂”,明白如話,更無絲毫的妝點;素面朝天,為有天姿的底蘊。這樣的句子,并不曾經過眉間心上的構思、語為驚人的推敲、詩囊行吟的揣摩,不過是脫口而出,再無其他道理。
明明天造地設一雙人,偏要分離兩處,各自銷魂神傷、相思相望。他們在常人的一日里度過百年,他們在常人的十分鐘里年華老去?v使冀北鶯飛、江南草長、蓬山陸沉、瀚海揚波,都只是平白變故著的世界,而不是真實發生過的人生。萬千錦繡,無非身外物外,關乎萬千世人,唯獨非關你我。
容若何堪,借他人杯酒澆自己胸中塊壘。??上片實為化用駱賓王《代女道士王靈非贈道士李榮》詩中成句:“相憐相念倍相親,一生一代一雙人”。詩詞之化用,有稍加點染者,有原文照錄者,此為文人成法,非自容若始。詩詞史上,大有名句原版藉藉無聞,而一經他人化用,反為世人千古傳誦的佳話??林和靖“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便是承襲有自;近年發掘曹雪芹的詩作,“白傅詩靈應喜甚,定教蠻素鬼排場”亦有所本。而眼前這首《畫堂春》,駱賓王的原句不知還有幾人記得,容若的詞章卻遍傳于有井水處。
下片轉折,接連用典。小令一般以頻繁用典為大忌,此為通例,而才子手筆所向,再多的禁忌也要退避三舍。這,就是容若。
“漿向藍橋易乞”,這是裴航的一段故事:裴航在回京途中與樊夫人同舟,贈詩以致情意,樊夫人卻答以一首離奇的小詩:“一飲瓊漿百感生,玄霜搗盡見云英。藍橋便是神仙窟,何必崎嶇上玉清!
裴航見了此詩,不知何意,后來行到藍橋驛,因口渴求水,偶遇一位名叫云英的女子,一見傾心。此時此刻,裴航念及樊夫人的小詩,恍惚之間若有所悟,便以重金向云英的母親求聘云英。云英的母親給裴航出了一個難題:“想娶我的女兒也可以,但你得給我找來一件叫做玉杵臼的寶貝。我這里有一些神仙靈藥,非要玉杵臼才能搗得!
裴航得言而去,終于找來了玉杵臼,又以玉杵臼搗藥百日,這才得到云英母親的應允。??這不僅僅是一個愛情故事,在裴航娶得云英之后還有一個情節:裴航與云英雙雙仙去,非復人間平凡夫妻。
“漿向藍橋易乞”,句為倒裝,實為“向藍橋乞漿易”,容若這里分明是說:像裴航那樣的際遇于我而言并非什么難事。言下之意,似在暗示自己曾經的一些因緣往事。到底是些什么往事?只有詞人冷暖自知。
那么,藍橋乞漿既屬易事,難事又是什么?
是為“藥成碧海難奔”。這是嫦娥奔月的典故,頗為易解,而容若借用此典,以縱有不死之靈藥也難上青天,暗喻縱有海枯石爛之深情也難與情人相見。這一嘆息,油然又讓人想起那“相逢不語”的深宮似海、咫尺天涯。
“若容相訪飲牛津”仍是用典。故老傳說,大海盡處即是天河,海邊曾經有人年年八月都會乘槎往返于天河與人間,從不失期。天河世界難免令人好奇,故老的傳說也許會是真的?于是,那一日,槎上搭起了飛閣,閣中儲滿了糧食,一位海上冒險家踏上了尋奇之路,隨大海漂流,遠遠向東而去。
也不知漂了多少天,這一日,豁然見到城郭和屋舍,舉目遙望,見女人們都在織布機前忙碌,卻有一名男子在水濱飲牛,煞是顯眼。問那男子這里是什么地方,男子回答:“你回到蜀郡一問嚴君平便知道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shiju/408096.html
相關閱讀:南歌子?倭墮低梳髻原文_翻譯和賞析_溫庭筠
折楊柳原文_翻譯和賞析_李白古詩
山中原文_翻譯和賞析_王勃古詩
南鄉子?和楊元素時移守密州原文_翻譯和賞析_蘇軾
《草蟲》譯文注釋_《草蟲》點評_詩經的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