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秋風辭 劉徹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描寫秋天的詩句 來源: 記憶方法網
秋風辭

朝代:兩漢

作者:劉徹

原文:

秋風起兮白云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
蘭有秀兮菊有芳,懷佳人兮不能忘。
泛樓船兮濟汾河,橫中流兮揚素波。
簫鼓鳴兮發棹歌,歡樂極兮哀情多。
少壯幾時兮奈老何!
相關內容
相關內容注釋

作者:佚名

①蘭、菊:比擬佳人。
②秀:此指顏色。
③芳:花的香氣。
④樓船:上面建造樓的大船。
⑤汾河:起源于山西寧武,西南流至河津西南入黃河。
⑥棹:船槳。這里代指船。
相關內容鑒賞

作者:佚名

  詩開篇寫道:“秋風起兮白云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标囮嚽镲L卸白云而飛,岸邊的樹木已不復蔥郁,然而紛紛飄墜的金色的落葉,為秋日渲染了一副斑斕的背景。大雁蒼鳴,緩緩掠過檣桅……短短兩句,清遠流麗。

  胡應麟《詩藪?內編》卷三:“秋風百代情至之宗!鼻锶漳巳侨怂记,雖有幽蘭含芳,秋菊斗艷,然凋零的草木,歸雁聲聲,勾起漢武帝對“佳人”不盡的思念之情:“蘭有秀兮菊有芳,懷佳人兮不能忘!贝司鋵懙睦p綿流麗乃一詩之精華,正如張玉谷《古詩賞析》卷三:“此辭有感秋搖落系念仙意。懷佳人句,一篇之骨……”

  “泛樓船兮濟汾河,橫中流兮揚素波。蕭鼓鳴兮發棹歌”三句,竭力描寫漢武帝泛舟中流、君臣歡宴景致。當樓船在汾河中流疾駛,潺緩的碧水,頓時揚起一片白色的波浪。在酒酣耳熱之際,不禁隨著棹櫓之聲叩舷而歌。

  緊接著卻出現了“歡樂極兮哀情多”。君臨天下,當藐視一世,俯視天地之間,應慨然得意忘形爾。何來如此幽情哀音?王堯衢《古詩合解》卷一一語道破:“樂極悲來,乃人情之常也。愁樂事可復而盛年難在。武帝求長生而慕神仙,正為此一段苦處難譴耳。念及此而歌嘯中流,頓覺興盡,然自是絕妙好辭”原來,即便是君王也免不了生老病死,眼前的尊貴榮華終有盡時,人生老之將至,所有一切也會隨著死亡不復存在,所以又怎能不因為“少壯幾時兮奈老何”而憂傷呢?


相關內容創作背景

作者:佚名

  漢元鼎四年(公元前年),漢武帝劉徹率領群臣到河東郡汾陽縣(山西萬榮縣北面)祭祀后土,途中傳來南征將士的捷報,而將當地改名為聞喜,沿用至今。時值秋風蕭颯,鴻雁南歸,漢武帝乘坐樓船泛舟汾河,飲宴中流,聽說汾水旁邊有火光騰起,就在那里立了一座后土祠來祭祠大地。

  “顧祝帝京,忻然中流,與群臣飲宴,自作《秋風辭》!眲赜|景生情,以景物起興,繼寫樓船中的歌舞盛宴的熱鬧場面,最后以感嘆樂極生悲,人生易老,歲月流逝作結!皯鸭讶速獠荒芡钡染,抒發了他渴求“賢才”的愿望。


相關內容后世影響

作者:佚名

  漢武帝劉徹(前-前),是一位雄才大略的政治家,也是一位愛好文學、提倡辭賦的詩人,今流傳《悼李夫人賦》。明人王世貞以為,其成就在“長卿下、子云上”(《藝苑卮言》)其他存留的詩作,《瓠子歌》、《天馬歌》、《李夫人歌》也“壯麗鴻奇”(徐禎卿《談藝錄》),為詩論家所推崇。

  他的這首清麗雋永,筆調流暢的《秋風辭》,歷來為人們所稱道。此詩雖是即興之作,一波三折,抒寫得曲折纏綿。沈德潛《古詩源》卷二:“《離騷》遺響。文中子謂樂極哀來,其悔心之萌乎?”以“《離騷》遺響”觀之,乃就文辭而言,沈德潛的評價非常切實。 魯迅稱此詩“纏綿流麗,雖詞人不能過也!


相關內容解析

作者:佚名

  全詩共有九句,可分作四層:

  “秋風起兮白云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為第一層,點出季節時令特點,秋高氣清,天上飄飛著幾團白云,那一行行的大雁鳴叫著向南歸去,大地上樹葉凋落,草木枯黃,是深秋的時候了。這兩句狀物描景,有色彩形象,有流動感,念來自然平易,而句式結構又十分緊促干練,起、飛、落、歸這幾個動詞的組合,直給人以物換星移的緊迫感。此后曹“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和唐詩“秋風吹白云,萬里渡河汾”等諸如此類的佳句,無不受到《秋風辭》的啟示,而兀出一定的繼承、借鑒關系。

  三、四句“蘭有秀兮菊有芳,懷佳人兮不能忘”為第二層,是作者的因景聯想和中心情思,蘭草的秀麗,菊花的清香,各有千秋,耐人品味。春蘭秋菊自有盛時,作者觀賞的情趣和心態可以相見。接著作者由對花木的觀賞,引發起對佳人的懷念,這種由物到人的移情,在我國古典文學作品中是常用的手法,如屈原《離騷》有“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的句子!皯鸭讶速獠荒芡崩锏摹凹讶恕辈粌H僅局限在字面的本身,它也可以包容了作者對事業的追求心愿,正象屈原以美人比喻自身理想的高潔一樣。難怪沈德潛讀后要批出“《離騷》遺響”的四個字來。

  五、六、七句“泛樓船兮濟汾河,橫中流兮揚素波。簫鼓鳴兮發棹歌”為第三層,是泛舟中流的生動描繪。漢武帝與群臣祭祠后土之后,坐著樓船渡過汾河,但見河中心翻滾起白色的鱗鱗水波,這時樓船上宴飲正酣,簫鼓齊鳴,樂工歌伎們唱著舞著,與那艄公劃船的聲音上下相應和,不絕于耳。這一層每句均包含兩個動詞,依次泛、濟、橫、揚、鳴、發的排列開來,將“忻然中流”的熱烈場面彩繪得聲情并茂,呼之欲出。

  八、九句“歡樂極兮哀情多,少壯幾時兮奈老何!”為第四層,是作者本次行幸河東,樂極哀來的深沉感慨。過分的歡樂之后,又帶給人哀怨的心緒,青春難再,老之將至,因而不得不及時行樂了。這一描狀自然景物后的思想歸結,仍沒有擺脫了古代騷人墨客的低沉情調。正象漢武帝本人一樣,既有平南越、斥匈奴、興太學、崇儒術的文治武功,又有敬神仙、請方士,因橫征暴斂至使“流民愈多,盜賊分行”的過錯(見《漢書》卷四十六《石慶傳》),所以這首《秋風辭》既有不少自然流暢,使人成誦難忘的秀句,又有嘆息人生短暫的虛無色彩。


相關內容劉徹   漢武帝劉徹(公元前年-前年),西漢的第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戰略家、詩人。劉徹開拓漢朝最大版圖,在各個領域均有建樹,漢武盛世是中國歷史上的三大盛世之一。晚年窮兵黷武,又造成了巫蠱之禍,征和四年劉徹下罪己詔。公元前年劉徹崩于五柞宮,享年歲,謚號孝武皇帝,廟號世宗,葬于茂陵。古詩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shiju/411527.html

相關閱讀:瑞鶴仙?秋感 吳文英
沁園春?張路分秋閱 劉過
秋登蘭山寄張五 孟浩然
《江上》譯文注釋_《江上》點評_王士禎的詩詞
送魏萬之京 李頎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