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宋代
作者:范成大
原文:
樓陰缺。蘭干影臥東廂月。一天風露,杏花如雪。隔煙催漏金_咽。羅幃暗淡燈花結。燈花結。片時春夢,江南天闊。
相關內容
相關內容注釋
作者:佚名
①樓陰缺:高樓被樹蔭遮蔽,只露出未被遮住的一角。指樹陰未遮住的樓閣一角。②欄干影臥:由于高樓東廂未被樹蔭所蔽,因此當月照東廂時,欄干的影子就臥倒地上。
③廂:廂房。
④ 一天:滿天。
⑤煙:夜霧。
⑥金虬(qiú):銅龍,造型為龍的銅漏,古代滴水計時之器。
⑦羅幃:羅帳。指閨房。
⑧燈花結:燈芯燒結成花,舊俗以為有喜訊。
相關內容
賞析
作者:佚名
范成大詞集中共有五首《秦樓月》,都是寫春閨少婦懷人之情的。前四首分寫一天中朝、晝、暮、夜四時的心緒,后一首寫驚蟄日的情思,為前四首的補充和發展?磥磉@五首詞是經過周密構思的一個整體,絕非文字游戲,亦非實寫閨情,而是別有寄托的作品。
所謂寄托,即托詞中少婦的懷人之情寄作者本人的愛君之意。這在宋詞中也是很常見的。據周必大撰《范公成大神道碑》記載,成大于淳熙三年()春在四川制置使任上辭官歸家養。ㄋ哪晡逶鲁尚校,病中還為國操勞,上書言兵民十五事,使宋孝宗趙深受感動。所以這組詞可能有此寄托,并可能作于此次居家養病時。這里提到寄托,只是為了說明作者的原意。
至于這組詞的價值,則主要在于表現情景的藝術技巧,因此還是可以把它們當作真實的閨情詞來欣賞。
這里選的是上述組詞的第四首。此詞描寫閨中少婦春夜懷人的情景十分真切,是組詞中藝術價值最高的一篇。詞的結構是上闋描繪園林景色,下闋刻畫人物心情。初拍寫環境的幽靜。樓陰之間,皓月懸空,欄干的疏影靜臥于東廂之下。一派清幽之景更顯露寂寞之情。次拍寫環境的清雅。先重疊“東廂月”一語,強調月光的皎潔,然后展示新的景象,天清如水,風淡露落一片盛開的杏花,在月光照映下明潔如同白雪。
滿園素淡之香,隱寓空虛之感。以上純用白描,不飾華采,但一座花月樓臺交相輝映的幽雅園林卻清晰可見。寫景是為了寫人。下闋要寫到的那位懷人念遠的閨中少婦,深藏在這座幽雅的園林之中,其風姿的秀美、心性的柔靜和心情的惆悵,也就可想而知了。給人一種見其景感其人的感覺。所以,上下闋之間看似互不相屬,實際上還是非常一致的。
換拍寫少婦的愁思。她獨臥羅幃之中,心懷遠人,久不能寐。此時燃膏將盡,燈芯結花,室內光線越來越暗淡,室外則夜露已落,一切都這么沉寂,只有漏壺上的銅龍透過煙霧送來點點滴滴的漏聲。在愁人聽來,竟似聲聲哽咽。這里并不直接寫人的神態,而是更深一層,借暗淡的燈光和哽咽的漏聲造成一種幽怨的意境,把人的愁苦表現得十分真切。“隔煙催漏金虬咽”一句,尤見移情想象的奇思。歇拍寫少婦的幽夢,又重疊前句末三字,突出燈光的昏暗,然后化用岑參《春夢》詩“枕上片時春夢中,行盡江南數千里”二語,表現少婦的迷離惝恍之情。人倦燈昏,始得暫眠片刻,夢魂忽到江南,境界頓覺開闊。然而所懷之人又在何處?夢中得相見否?作者卻不寫出來,讓讀者自去想象。這樣寫,比韋莊《木蘭花》歇拍直說“千山萬水不曾行,魂夢欲教何處覓”意思更含蓄,更意味深長。
春閨懷遠是詞的傳統題材,前人所寫極多,但往往“采濫忽真”(《文心雕龍?情采》),過于濃華而缺少新意。此詞卻“純任自然,不假錘煉”(《蕙風詞話》),顯得淡樸清雅,沒有陳腐的富貴氣和脂粉氣。
寫環境不事鏤金錯銀的雕繪,只把花月樓臺的清淡景色自然地寫出來;寫人物不事愁紅慘綠的夸飾,只把長夜難眠的凄苦心情真實地寫出來。一切都“不隔,不做作”(張《叢碧詞話》),從而創造出一種天然的美。在情感的表現上,詞人亦能突破常規,獨辟蹊徑,即不作“斜倚銀屏無語,閑愁上翠眉”《定西番》一類的正面描寫,也不作“為君憔悴盡,百花時”(溫庭筠《南歌子》)一類的直接抒情,更不作“月分明,花淡薄,惹相思”《三字令》一類的多余解說,卻借月幽花素的園林景色暗示她情懷的寂寞孤獨,借漏咽燈昏的環境氣氛烘托她心緒的凄涼愁苦,“側出其言,旁通其情,觸類以感,充類以盡”《復堂詞錄敘》,既新穎,又厚重。
相關內容范成大 范成大(-),字致能,號稱石湖居士。漢族,平江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南宋詩人。謚文穆。從江西派入手,后學習中、晚唐詩,繼承了白居易、王建、張籍等詩人新樂府的現實主義精神,終于自成一家。風格平易淺顯、清新嫵媚。詩題材廣泛,以反映農村社會生活內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與楊萬里、陸游、尤袤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古詩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shiju/463090.html
相關閱讀:“林外雪消山色靜,窗前春淺竹聲寒。”的意思及鑒賞
關于父親的詩歌
浣溪沙?上巳原文_翻譯和賞析_楊基
黃永《卜算子?有感》“匿影住人間,橫眼看天下”全詞賞析
七夕情人節古詩句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