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白發悲花落,青云羨鳥飛_全詩賞析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描寫鳥的詩句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出自盛唐詩人的《寄左省杜拾遺》

聯步趨丹陛,分曹限紫微。
曉隨天仗入,暮惹御香歸。
白發悲花落,青云羨鳥飛。
圣朝無闕事,自發諫書稀。

賞析
人悲嘆本人仕途的崎嶇遭受。詩中應用反語,名義上贊朝廷無諷諫之事,實是暗含諷刺。肅宗朝此事甚多,跟對此都不滿。只因不受重視,不得不少寫諫書罷了。表白了一代文人身處卑位而又惆悵國運的龐雜心態。
詩題中的“杜拾遺”,即杜甫。岑參加杜甫在公元757-758年(唐肅宗至德二年至乾元元年)初,同仕于朝;岑任右補闕,屬中書省,居右署;杜任左拾遺,屬門下省,居左署,故稱“左省”。“拾遺”和“補闕”都是諫官。岑、杜二人,既是同寅,又是詩友,這是他們的唱和之作。
前四句是敘述與杜甫同朝為官的生涯境況。詩人持續鋪寫“天仗”、“丹陛”、“御香”、“紫微”,名義看,似乎是在夸耀朝官的榮華顯貴;但揭開“榮華權貴”的帷幕,卻使讀者看到另外的一面:朝官生活如許充實、無聊、呆板、老套。天天他們老是煞有介事、誠惶誠恐地“趨”(小跑)入朝廷,分列殿廡貨色。但君臣們既不辦了什么大張旗鼓的大事,也沒有定下什么興利除弊、定國安邦之策。詩人特地告知讀者,清早,他們隨森嚴的儀仗入朝,而到晚上,獨一的播種就是感染一點“御香”之氣而“歸”罷了。“曉”、“暮”兩字闡明這種俗氣無聊的生活,日復一日,每天如斯。這對破志為國建功的詩人來說,不能不覺得由衷的討厭。
五、六兩句,詩人直抒胸臆,向老友人流露內心的悲憤!鞍装l悲花落,青云羨鳥飛。”這兩句中,“悲”字是核心,一個字概括了詩人對朝官生活的立場和感觸。詩人為大好年華揮霍于“朝隨天仗入,暮惹御香歸”的無聊生活而悲,也為那種“聯步趨丹陛,分曹限紫微”的木偶般的境遇而不勝憂郁。因而,抬頭見庭院落花而倍感神傷,仰頭睹高空飛鳥而頓生愛慕。假如接洽當時安史亂后國度錦繡河山、百廢待興的時事背景,對比上面四句所描述的逝世氣沉沉、碌碌無為的朝廷現狀,讀者就會更加明白地感到“白發悲花落,青云羨鳥飛”兩句,語憤情悲,抒發了詩人對時勢和身世的無窮感慨。
詩的結尾兩句,是全詩的熱潮。闕事,指毛病、錯誤。有人說這兩句是吹噓朝廷,假使真是這樣,詩人就不用“悲花落”、“羨鳥飛”,甚至愁生白發。這“圣朝無闕事”,是詩人氣憤至極,故作反語;與下句合看,既是譏諷,也是揭穿。只有那昏庸的統治者,才會自夸圣明,自認為“無闕事”,謝絕納諫。正由于如此,身任“補闕”的詩人見“闕”不能“補”,“自覺諫書稀”,一個“稀”字,反應出詩人對掩罪藏惡、文過飾非的唐王朝掃興的心境。這和當時同為諫官的杜甫感慨“袞職曾無一字補”(《題省中壁》)、“何用虛名絆此身”(《曲江二首》),是語異而心同的。所以杜甫讀了岑參詩后,心領神會,奉答曰:“故人得佳句,獨贈白頭翁。”(《奉答岑參補闕見贈》)他是看出岑詩中的“潛臺詞”的。
這首詩,采取的是波折費解的筆法,寓貶于褒,綿里藏針,表面頌揚,骨子里感嘆身世遭際和傾訴對朝政的不滿。用婉曲的反語來抒發心坎憂憤,使人有沉思不盡之妙。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shiju/84517.html

相關閱讀: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舊道西風瘦馬_全詩賞析
多少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_全詩賞析
鳥飛反家鄉兮,狐逝世必首丘_全詩賞析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由嬌鶯偏偏啼_全詩賞析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深夜鳴蟬_全詩賞析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