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朝詩人的《正月十五夜》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
游妓皆?李,行歌盡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賞析
這首是描述長安城里元宵之夜的風景。據《大唐新語》跟《唐兩京新記》記錄:每年這天晚上,長安城里都要大放花燈;前后三天,夜間照例不解嚴,看燈的真是人隱士海。豪門貴族的車馬喧闐,市民們的歌聲笑語,匯成一片,通宵都在熱烈的氛圍中渡過。
春天剛方才流露一點新聞,還不是姹紫嫣紅的世界,可是明燈錯落,在大路兩旁、園林深處映射出殘暴的輝光,幾乎象明艷的花朵一樣。從“火樹銀花”的形容,咱們不難設想,這是如許秀麗的夜景!說“火樹銀花合”,由于四望如一的緣故。《終南山》“白云回望合”,《過故人莊》“綠樹村邊合”的“合”,用意雷同,措語之妙,可能是從這里得到啟示的。因為到處任人通行,所以城門也開了鐵鎖!渡显埂吩娪芯湓疲骸坝衤┿~壺且莫催,鐵關金鎖徹明開!笨膳c此相印證。城關外面是城河,這里的橋,即指城河上的橋。這橋素日是黑沈沈的,今天換上了節日的新裝,裝點著無數的明燈。燈影照射,城河望去有如天上的星河,所以也就把橋說成“星橋”了!盎饦洹薄般y花”“星橋”都寫燈光,詩人的鳥瞰,首先從這兒著筆,總攝全篇;同時,在“星橋鐵鎖開”這句話里說出游人之盛,這樣,下面就很天然地過渡到節日景色的詳細描寫。
人潮一陣陣地涌著,馬蹄下飛騰的塵土也看不清;月光照到人們運動的每一個角落,哪兒都能看到明月當頭。本來這燈火光輝的佳節,恰是風清月白的良宵。在燈影月光的映射下,花枝飄揚的歌妓們裝扮得分內漂亮,她們一面走,一面唱著《梅花落》的曲調。長安城里的元宵,真是欣賞不盡的。所謂“歡娛苦日短”,人不知鬼不覺便到了深更時候,然而人們卻依然懷著無窮迷戀的心境,盼望這一年一度的元宵之夜不要促地從前!敖鹞岵唤倍,用一種帶有廣泛性的心理刻畫,來停止全篇,言盡而意不盡,讀之使人有余音繞梁,三日不絕之感。這詩于鏤金錯采之中,顯得韻致流溢,也在于此。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shiju/84664.html
相關閱讀:欲向海天尋月去,五更飛夢渡鯤洋_全詩賞析
《永遇樂?落日熔金》譯文注釋_《永遇樂?落日熔金》點評_李清照
《正月十五聞京有燈恨不得觀》譯文注釋_《正月十五聞京有燈恨不
元宵飲陶總戎家二首原文_翻譯和賞析_趙時春古詩
元宵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