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初唐詩人的《上元夜》
玉漏銀壺且莫催,鐵關金鎖徹明開。
誰家見月能枯坐?何處聞燈不看來?
賞析
“玉漏銀壺且莫催,鐵關金鎖徹明開!薄坝衤┿y壺”,計時的用具,古代以漏刻之法計時,詳細方式是用銅壺盛水,壺底買通一小孔,壺中立即度箭,壺中的水逐步減少,箭上的度數就順次露出,就可按度計時,擊鼓報更。元宵夜只管解除了宵禁,但長安城的鐘鼓樓上,仍然按時報更;人們聽了,都嫌時間過得太快,怕不能玩得盡興,于是說:滴漏箭壺,你不要這樣一聲比一聲緊地督促呀,也不要過得那么快,今夜的城門要始終開到天亮呢!上句寫出了人們“歡娛苦日短”的感嘆,下句是說在此兵荒馬亂,應當通宵盡興。吃過晚飯,裝扮一新的人們,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悅,急不可待地早早走出家門,三五成群相邀著、召喚著、嬉笑著,涌出巷口,融入大巷,匯進似潮嘈雜歡躍的人流。人們樂不可支地燃放煙花爆竹,揮動獅子龍燈,欣賞壯麗多彩的燈火,評論著、嬉戲著、驚嘆著。越看越愉快,越玩越高興,“莫相催”烘托出氛圍之熱鬧,風景之迷人、“徹明開”既寫出了元宵節通宵達旦鬧花燈時光跟水平,又寫出了人們高漲而連續的勃勃興趣。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shiju/84670.html
相關閱讀:《正月十五聞京有燈恨不得觀》譯文注釋_《正月十五聞京有燈恨不
元宵飲陶總戎家二首原文_翻譯和賞析_趙時春古詩
元宵節
欲向海天尋月去,五更飛夢渡鯤洋_全詩賞析
《永遇樂?落日熔金》譯文注釋_《永遇樂?落日熔金》點評_李清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