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詩人的《雨霖鈴》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迷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告別,更何堪,冷清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晨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賞析
這首詞是的代表作。本篇為作者離開汴京南下時與戀人惜別之作。詞中以種種悲涼、冷落的秋天氣象烘托跟渲染離情別緒,活畫出一幅秋江分離圖。作者仕途潦倒,不得不分開京都遠行,不得不與可愛的人分別,這雙重的苦楚交錯在一起,使他感到分外好受。他實在地描寫了臨別時的情景。全詞由別時眼遠景入題。起三句,點明了時地風物,以暮色蒼蒼,蟬聲悲涼來襯托分辨的凄然心情!岸奸T”以下五句,既寫出了餞別欲飲無緒的心態,又形象活潑地描繪出執手相看無語的臨別情事,語簡情深,極其感人!澳钊トァ倍,以“念”字領起,設想別后所經由的千里煙波,遙遠行程,令人覺得離情的無窮愁苦。下片重筆宕開,概括離情的傷悲。“多情”句,寫冷落凄涼的暮秋,又不同于尋常,將悲傷推動一層。“今宵”二句,假想別后的地步,是在殘月高掛、曉風吹拂的楊柳岸,勾畫出一幅幽靜凄冷的天然景致畫。末以薄情語挽結,情人不在,吉日良辰、無限風情統歸枉然,情義何等執著。整首詞情景兼融,構造如行云流水般舒卷自若,時光的層次和感情的檔次交疊著循序漸進,一步步將讀者帶入作者情感世界的深處。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shiju/85491.html
相關閱讀:送韋司馬別原文_翻譯和賞析_何遜古詩
送元?師詩原文_翻譯和賞析_柳宗元古詩
送蓀友原文_翻譯和賞析_納蘭性德古詩
送區冊序原文_翻譯和賞析_韓愈文言文
菩薩蠻?子規啼破城樓月原文_翻譯和賞析_李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