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胡馬依冬風,越鳥巢南枝_全詩賞析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描寫鳥的詩句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出自東漢詩人佚名的《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
相去萬余里,各在天一涯;
途徑阻且長,會見安可知?
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
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顧返。
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
棄捐勿復道,盡力加餐飯。

賞析
這是一首在東漢末年動蕩歲月中的相思亂離之歌。只管在傳播進程中失去了作者的名字,但“情真、景真、事真、意真”(陳繹《譜》),讀之使人悲感無故,反復低徊,為女主人公誠摯苦楚的戀情呼喚所激動。
首句五字,連疊四個“行”字,僅以一“重”字綰結!靶行小毖云溥h,“重行行”極言其遠,兼有長遠之意,翻進一層,不僅指空間,也指時間。于是,復沓的音調,緩慢的節奏,疲乏的步調,給人以繁重的壓制感,疼痛傷感的氣氛,即時覆蓋全詩!芭c君生別離”,這是思婦“送君南浦,傷如之何”的回想,更是相思之情再也壓抑不住發出的直白的吆喝。詩中的“君”,當指女主人公的丈夫,即遠行未歸的游子。
與君一別,消息茫然:“相去萬余里”。相隔萬里,思婦以君行處為天邊;游子離家萬里,以家鄉與思婦為海角,所謂“各在天一涯”也!暗缆纷枨议L”承上句而來,“阻”承“天一涯”,指路程崎嶇波折;“長”承“萬余里”,指道路遙遠,關山迢遞。因而,“會面安可知”!當時戰斗頻仍,社會騷亂,加上交通不便,生離如同逝世別,當然也就相見無期。
然而,分手愈久,會面愈難。詩人在極度懷念中開展了豐盛的聯想:凡物都有留戀鄉土的天性:“胡馬依冬風,越鳥巢南枝。”飛禽飛禽尚且如斯,何況人。這兩句用比興伎倆,從天而降,后果遠比直說更強烈感人。名義上喻遠行正人,闡明物尚有情,人豈無思的情理,同時兼暗喻思婦對遠行君子深婉的戀情和熱鬧的相思:胡馬在北風中嘶鳴了,越鳥在朝南的枝頭上筑巢了,游子啊,你還不歸來!“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思婦說:自別后,我相貌憔悴,首如飛蓬,自別后,我日漸消瘦,衣帶寬松,游子啊,你還不歸來!正是這種心靈上無聲的召喚,才超出千百年,博得了人們的曠世同情和深深的惋嘆。
假如稍稍留心,至此,詩中已呈現了兩次“相去”。第一次與“萬余里”組合,指兩地相距之遠;第二次與“日已遠”組合,指夫妻別離時光之長。相隔萬里,日復一日,是忘卻了當初旦旦誓約,仍是為他鄉女子所困惑,正如浮云遮住了白日,使明凈的心靈蒙上了一片云翳。“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顧反”,這使女主人公突然陷入深深的苦痛和彷惶之中。詩人通過由思念引起的預測疑慮心理“反言之”,思婦的相思之情才愈顯刻骨,愈顯深婉、蘊藉,象征不盡。
猜想、猜忌,當然毫無成果;極度相思,只能使形容干枯。這就是“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薄袄稀,并非實指年紀,而指消瘦的體貌跟哀傷的心境,是說心身憔悴,有似朽邁罷了!巴怼保感腥宋礆w,歲月已晚,表明年齡忽代謝,相思又一年,暗喻女主人公青春易逝,坐愁紅顏老的遲暮之感。
坐愁相思了無益,與其憔悴自棄,不如努力加餐,珍重身材,留得青春容光,以待明天將來相會。故詩最后說:“棄捐勿復道,努力加餐飯。至此,詩人以期待和聊以自慰的口氣,停止了她相思離亂的歌頌。
詩中渾厚清爽的民歌風格,內在節奏上重疊重復的情勢,統一相思分離用或顯、或寓、或直、或曲、或托物比興的方式層層深刻,“若秀才對友人說家常話”式單純精美的語言,恰是這首詩存在永恒藝術魅力的所在。而首敘初別之情??次敘路遠會難??再敘相思之苦??末以寬慰等待作結。離合奇正,現轉換變更之妙。不迫不露、句意平遠的藝術作風,表示出東方女性熱戀相思的心理特色。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shiju/85595.html

相關閱讀:留連戲蝶時時舞,自由嬌鶯偏偏啼_全詩賞析
鳥飛反家鄉兮,狐逝世必首丘_全詩賞析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深夜鳴蟬_全詩賞析
多少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_全詩賞析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舊道西風瘦馬_全詩賞析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