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詩人的《寒食》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春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賞析
據孟?《本領》記錄:德宗時制誥缺少人才,中書省提名懇求御批,德宗批復說:“與”,當時有兩個韓?,于是中書省又以兩人的名字同時進呈。
德宗便批與寫“春城無處不飛花”的韓?。這雖是一段佳話,但足見《寒食》這首詩的普遍傳播跟受到的賞識。
這是一首諷刺詩,但詩人的筆法奇妙蘊藉。從名義上看,仿佛只是刻畫了一幅寒食節長安城內富于濃烈情趣的風氣畫。實際上,透過字里行間可感觸到作者懷著強烈的不滿,對當時權勢顯赫、作威作福的宦官進行了深入的諷刺。中唐當前,多少任昏君都寵幸宦官,以至他們的勢力很大,敗壞朝政,排擠朝官,正派人士對此都極為氣憤。本詩恰是因而而發。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這兩句描述春日長安城花開柳拂的景色。“無處”指花開既多又廣、“飛花”寫花開的盛況,時值春日,長安城到處是飛花柳絮,一派繽紛殘暴的氣象。“東風”指春風,“御柳斜”是狀摹宮苑楊柳在東風吹拂下的搖晃姿勢!靶薄弊钟玫妹睿顫姷貙懗隽肆Φ膿u曳之神。這是寒食節京城的白天風景。景色由大而小,由全城而入宮苑。下面接著寫宮苑薄暮的景象!叭漳簼h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是寫入夜時候,宮苑里傳遞著一支支由皇帝恩賞給宦官的蠟燭。蠟燭焚燒通明,升騰起淡淡的煙霧,裊裊娜娜地繚繞在宦官家,到處洋溢著威福恩加的氣概!使人如見他們那種世態炎涼、得意忘形的驕橫情態。在封建風俗的統治下,不要說全城庶民,就連那些不是寵臣的朝官之家,在制止煙火的寒食之夜,恐怕也都是黝黑一片。
唯獨這些宦官之家,燭火通明,煙霧圍繞。由一斑而見全豹,僅此一點,足見這些宦官素日如何弄權倚勢,欺負賢良。作者在這里僅用兩句詩,寫了一件傳燭炬的事件,就對天子的厚待心腹宦官,宦官的可惡可憎的面目裸露無遺,到達了辛辣譏諷的目標。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shiju/86624.html
相關閱讀:夏日三首?其一 張耒
《南風歌》譯文注釋_《南風歌》點評_先秦無名的詩詞
浣溪沙?花漸凋疏不耐風 孫光憲
天蒼蒼,野茫茫, 風吹草低見牛羊_全詩賞析
夜深 寒食夜 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