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詩人的《山居即事》
寂寞掩柴扉,蒼茫對落暉。
鶴巢松樹遍,人訪蓽門稀。
綠竹含新粉,紅蓮落故衣。
渡頭煙火起,處處采菱歸。
賞析
首(引《擬詠懷》)
首聯是他單獨隱居山中時的心態寫照。顧安《唐律銷夏錄》謂“此詩首句既有‘掩柴扉’三字,而下面七句皆是門外情景,如何說得去?不知古人用法最嚴,用意最活,如‘掩柴扉’下緊接以‘蒼莽對落暉’句,便知‘掩柴扉’三字是虛句,不是實句也!焙伪貜娮鳌疤摗苯,作“實”解亦通。人在門外亦可掩扉也,當是室內寂寞,故出門掩扉,環視山居外景以解悶,正切詩題“即事”者,詠眼遠景物也。倘閉關室中,有何事可即!山居所見,皆幽寂澄淡之景,即之使人悠悠然,陶陶然,無復寂寞之感。
頷(對照)
夕照滿山,鳥鵲還巢,行人歸宅,柴扉緊掩,詩人以最傳神的字眼來表示風物給他的最凸起的印象和感觸,以突出氣象的天然生態跟任其消歇的流變特點,形成禪趣頗深的整體暗示,光顏色象的轉瞬即逝的恍惚,歸人卻在不即不離恍有恍無之間。從文藝美學角度看,生態活躍,情趣盎溢,彌滿詩畫氣味的安靜生涯極富活動感極富性命力的美。
頸(引庾信《入彭城館》)
“故衣”指蓮花敗葉!靶路邸敝钢褡觿偝砷L出來,竹節四周帶有的白色的茸粉。頸聯用“綠竹”對“紅蓮”、“新粉”對“故衣”,光影流轉里體現出摩詰對隱逸生活的愛好。本性擅畫,粗通畫理,且移植畫藝以豐盛和進步詩歌的表現力。此句即為力證。
尾(“煙火”一作“燈火”)
尾聯末字落在一個“歸”上,暗合其歸隱之意,隱隱有陶潛之情。
在王維的田園詩中,只管周圍是熱鬧生動,生生不息,充斥了活氣的大做作,但詩人的心卻是孤寂的。大天然的萬物都是熱烈鮮活的,嫩竹、紅蓮,唯有詩人的心是寂寞孤單的。這樣的心態,促使王維潛心腸去發明去觀賞田園。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shiju/89560.html
相關閱讀:《六丑?似東風老大》譯文注釋_《六丑?似東風老大》點評_彭元遜
《解佩令?人行花塢》譯文注釋_《解佩令?人行花塢》點評_史達祖
《水龍吟?倚欄看碧成朱》譯文注釋_《水龍吟?倚欄看碧成朱》點
長相思?花深深 陳東甫
桂香多露?,石響細泉回_全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