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小學生快速閱讀的可行性和起步培養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快速閱讀 來源: 記憶方法網

當今社會生活節奏的特色是快速,吃飯要快餐、奶粉要快溶、照片要快洗、油漆要快干……各種形式的學習班都要冠以速成。因此,快速閱讀的興起,像快餐、高速公路、超音速飛機一樣,是信息社會的迫切需要。正如掌握16門外語的匈牙利學者卡莫·洛姆布說過:“任何時代,處于突出地位的總是符合該時代社會要求的讀書方法。”快速閱讀是以閱讀學、心理學、腦科學、語言學等科學理論為研究基礎,以開發學生的左右腦為核心,以全面開發和調動學生的身心資源為主體,積極而富有創造性地快速吸收和處理有用信息的一種全新閱讀方法?焖匍喿x的核心在于:突破“音”讀,變“讀”為“看”;突破“點”讀,擴大視幅。通過科學有效的方法訓練,開發學生的視覺潛能和思維潛能,培養專注能力及思維反應能力,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和綜合素質。

現在,就從生理學和心理學的角度進行分析。

一、從眼腦構造看速讀的現實性

眼睛的視場角可達35°,而在視軸兩側6°——8°的范圍內能夠清晰地識別文字或物體。正常人從無限遠到25厘米內,人眼可以毫不費力地進行調節。若書本離人眼33厘米,視角約為8°,人眼可以清晰地分辨長為4.6厘米一行的的字符。視角為6°時,人眼可以清晰地分辨長為3.5厘米一行的字符。一般讀物在2.6厘米內,一行可排7——8個5號漢字。如果學生注意調整適當的視角,再加以訓練,就可以同時清晰地辨認出12——14個字,又因視覺是立體的,所以,正常人本能地具備一眼至少能分辨6行,若調節好人眼與書本的距離和視角,則能分辨出12行的文字或符號。所以,快速讀書的本能是人人具有的,小學生具備這樣的先決條件,只要恰當引導和堅持訓練,人眼的自然潛能就能發揮出來,快速看書也就成了不難實現的事了。

另外,許多家長和教師認為學生還小,若看了過多的書,腦子里的東西太多,太雜,會不會影響孩子的成績和健康。據現代科學研究證明,人的腦力潛能是很大的,“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只要加強人腦的科學鍛煉,就會增強其功能。有關專家認為:人的大腦是由150億個神經元組成的,每個神經元能夠接受數千種不同的信息,就人一生而言,如果好學不倦,腦子所貯藏的各種知識將會相當于世界最大的美國國會圖書館藏書的50倍,也就是說,人腦可容下5億本書籍的知識,所以,家長、教師對學生腦中知識太多、太雜的顧慮完全是杞人憂天。

二、從心理學看速度的可行性

位時間閱讀數量的增加,是否會使理解率下降呢?這是許多人對在小學生中進行速度訓練的重要顧慮。原蘇聯教育家巴班斯基認為:對材料感知的快慢,多半取決于閱讀速度——快速閱讀會強化思維過程,提高它的效率。因為同時感知好幾個詞,就可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內容上,通過迅速比較,從中找出重要的東西。所以,在速讀的過程中,可以使上下文各個詞組成的意思單位形成完整的形象和概念系統,這有利于大腦進行分析、判斷、歸類和存儲。

下面,我們再來了解一下造成小學生閱讀速度不快的因素。先做如下的實驗:找一名閱讀速度一般的小學生,讓他端坐在椅子上讀書,書可拿得高一些,使書頁最上一行字與他的眼睛處在同一水平線上,測量者站在他的對面或坐在比他稍高一點的椅子上,使自己的眼睛正好越過書頁的上端看得見這位小學生的眼睛。當被測試者進行閱讀時,測量者就能夠發現他眼球運動的情況。通常的情況是,小學生的眼睛經常發生目光回視現象——他的視線并不是一直沿著每行文字由左到右地移動或暫停,而是時常倒回到重讀視線剛“掃描”過的文字。如果再找一位閱讀速度快的小學生做同類的試驗,可以明顯地發現,他在閱讀過程中的回視現象比前者少得多。由此可見,不良的閱讀習慣是阻礙速讀的障礙之一。

再來看這樣一個事實:我們經常聽到學生一字一頓地讀書,形成有節奏的唱讀。這是由于小學生在啟蒙教育階段,認知的第一批語言材料是單個的字,之后,才逐步互組成詞,以后,雖然他們的文化水平不斷提高,卻有許多人受單字認知的影響,一直沿用一字一頓的讀法并形成了習慣,所不同的是,閱讀每個字所拉開的時間縮短了而已。即使是許多自以為閱讀速度很快的人,仍然在使用這種逐字閱讀法——高速度的逐字閱讀。這又是不良的閱讀習慣在作怪。

從以上兩方面的分析,我們可以得出結論:閱讀習慣不佳是小學生不能快速閱讀的主要障礙。現在我們已了解學生具有速讀的條件,速讀有利于智力的發展,又找到了阻礙速讀的主要病根。所以,只要在教學中注意對學生進行良好閱讀方法的指導,就可以達到速讀。

小學三、四年級學生的有意注意和有意記憶有很大提高,內部語言逐漸發展,詞匯量迅速擴大,隨著讀物接觸量的日益增多,是使學生迅速從默朗讀過渡到默讀,促使默讀技能快速形成的關鍵時期。如果教師能因勢利導,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快速閱讀的訓練,定會達到出乎人意料之外的效果。初步培養學生快速閱讀能力有以下幾種方法:

一、防止回視的訓練。

閱讀的器官不僅是眼睛和大腦而已。我們的學生在閱讀的時候常常用手指、鉛筆、尺子在頁面移動或指指點點,這種方法對初學閱讀的人或許有許多好處,但對于訓練快速閱讀顯然是無益的,頭部的擺動也很常見,不少學生想借助頭部的擺動,使眼睛對準自己正在讀的每一個字。當然,這樣閱讀速度也會受到影響。

特別是回視應竭力避免,學生在順著一行字閱讀時由于沒有理解認知過文字的含義或沒有看清字形,甚至是一個標點,返回去再看或重讀一些字,幾個詞語或句子。研究者們將之稱為“視覺后退癥”。如果是閱讀材料較難,還情由可原。但閱讀能力差的學生往往過分依賴回視以至養成了一種習慣。由于逐字逐詞認讀,看了后面忘了前面,不得不反復回視,會影響快速閱讀的提高。

眼睛的正確使用很重要,特別是當視線從前一行的末尾移到下一行的開頭時,眼球的掃視必須準確熟練。這需要根據已讀過的那行文字,預測下一行首端的文字,同時也需要學會控制自己的視線,應以跳躍的方式從前行的末端轉向下行的開頭,而不要沿已讀過的文字回視開頭再往下移。

大腦對閱讀過程的控制,就是要集中自己的注意力,驅使自己不斷努力克服困難。

二、組詞能力的訓練。

傳統閱讀的弊端之一就是眼睛對文字符號的識別間距較小。一般人的眼睛對文字符號的感知能力僅為15度角,最多為3個字的間距,其表現為“點”讀。所以我們學生平時閱讀,是逐行逐字地從左到右或從上到下地看過去,由于方法不對,使眼睛的功能受到很大的束縛?焖匍喿x的優點之一,就是通過對學生的“視覺潛能”開發,徹底告別“點”讀,即從“點”讀→“段”讀→“面”讀過渡。在閱讀過程中,眼睛在一行字上移動時要作停頓,如果一瞥之下多看幾個字,一次停頓看一個字群或意群,整體地理解,閱讀的速度自然就提高了。我們可以用識字卡片來進行訓練,訓練時,先準備一些學前兒童所用的識字卡片,橫橫豎豎地貼放在黑板上——先是橫豎各貼兩張,接著橫豎各貼三張,橫豎各貼四張……具體訓練方法是:讓學生的視線由最上端水平線上的卡片開始,目光注視正中,以余光辯讀左右兩邊的卡片,然后以垂線為中心,目光逐次下移……往后,可逐漸加快下移的速度。在練習中,除了這種橫橫豎豎式的“方塊”擺法之外,還有“十字”擺法、“垂直并行”擺法等。只要堅持訓練,改變逐字閱讀的積習,就能養成眼睛沿書頁的中心向下運動的新的閱讀習慣。

1:眼睛在閱讀時的幾種移動方式:①鋸齒形②斜線形③S形閱讀④直線形,就可能達到 “一目十行”的視野范圍。

三、掌握關鍵字句,進入最佳的身心狀態。

掌握關鍵字句能了解整體大意,這也是快速閱讀的訣竅。在漢語中,重要的名詞或動詞往往是關鍵的字詞,看到一兩個字詞,有時整句話的含義就能猜出個大概。例如,看到“恨得咬”就可知道下面是“牙切齒”,出現“狗嘴里”下面就很可能是“吐不出象牙來”等。

閱讀時,使眼睛很快地在每行字上掃過,只要注意幾個關鍵的字詞。雖然每個學生所注意的關鍵字詞不一樣,但每個人所領會的原文意思非常接近,它是復習以前看過的資料的絕好方法。

同時閱讀是一種高強度的思維活動及很強的心理活動,只有具備最佳的身心狀態,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一般人在閱讀時,由于沒有受過有效的訓練,所以很難進入一種閱讀時的最佳狀態,常常表現為散漫與煩躁。研究者們把閱讀時的最佳狀態定義為“集中與放松”狀態。這種狀態表現為,閱讀時注意力高度集中,而身心放松,讓大腦處于一種“a”波激活狀態,即大腦的最佳工作狀態。這是大腦高度的清晰狀態,是高理解力,高記憶力狀態,在此條件下閱讀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引導學生注意詞的指向。

根據某些帶指向性的詞,諸如“由此可見”、“因此”、“原因是”、“綜上所述”、“總之”、“因而”、“同時”等,預先估計將出現的重要的或有價值的信息。若閱讀中遇到如“但是”、“相反”、“然而”等字句時,則讓學生注意文章下面部分的意思變了。

此外,必須強調指出的是,不同的訓練有不同的適應范圍。在課堂教學中的閱讀必須是細讀,精讀。而快速閱讀的方法,應該用在自然教材,擴展材料或課外讀物的閱讀訓練中。速讀者是閱讀的主人而不是閱讀的奴隸,閱讀時究竟采用哪種速度,要由閱讀目的來決定,閱讀有的因人而異,因情況而異的。此外,“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速度也不是一天可以學好的,只有付出“練習、再練習”的代價,才能有“速度、再速度”的喜悅。

培養學生快速閱讀能力的研究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sudu/49392.html

相關閱讀:高速閱讀必須克服的10種不良習慣
快速閱讀對身心健康有何促進作用
速讀的五大神奇作用
快速閱讀必須克服的10種不良閱讀習慣
快速閱讀訓練入門-快速閱讀法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