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發明家愛迪生將自己的一生都用在了發明創造上,這個瘋狂的發明大王一共擁有1328件發明,他用自己超脫常人的想法和堅持不懈努力為人類社會做出巨大貢獻。
在今天的現實生活中,有這樣一群牛人,他們不能稱之為發明家,也沒有超高的發明效率,但他們一樣為實現自己奇思妙想而不懈的努力著、創造著,在這些人手中誕生的發明,有令人驚訝的未來科技,也有令人捧腹或者側目的怪異裝置。
人們的驚訝,崇拜亦或者是諷刺和挖苦,對于他們來說都不重要,他們追求的不是推動人類進步,也不是為博君一笑,而是用雙手實現自己腦中的奇思,F在就帶你近距離欣賞這些牛人們腦洞大開后的最新成果。兩棲汽車
1、兩棲汽車
2014年6月13日消息,林斯比得汽車公司發明一款真正意義的水下汽車,世界第一輛林斯比得智能自動駕駛水下飛行兩棲汽車亮相。據悉這一靈感來源于詹姆斯邦德電影。
“喪尸防護自行車”
2、火炮自行車當地時間2014年10月26日,如果您在喪尸世界末日中幸存了下來,您一定十分需要這件神器—喪尸防護自行車。當這群食人狂魔來臨時,一部可以讓您在短時間內逃離的交通工具必不可少,而在燃油短缺的殘酷現實面前,汽車將變得一文不值,自行車便是那時唯一的實用交通工具。
3、機械美女
當地時間6月24日,日本東京,日本大阪大學智能機器人研究所所長石黑浩設計了三款基于安卓開放系統的機器人,包括女播音員機器人Otonaroid、名為Kodomoroid和Telenoid的美機器人女孩以及沒有頭發,如同服裝店模特般,專為用于擁抱設計的機器人。機械美女
4、女巫也瘋狂
女巫也瘋狂當地時間6月24日,日本東京,日本大阪大學智能機器人研究所所長石黑浩設計了三款基于安卓開放系統的機器人,包括女播音員機器人Otonaroid、名為Kodomoroid和Telenoid的美機器人女孩以及沒有頭發,如同服裝店模特般,專為用于擁抱設計的機器人。
5、坦克出租
當地時間2014年12月1日,俄羅斯圣彼得堡,一輛由前蘇聯時期的裝甲巡邏車改造而成的“高大上”出租車亮相街頭,霸氣十足。坦克出租
6、噴氣背包
2014年12月1日報道,只出現在科幻電影中的“噴氣背包”離在現實生活中的使用又近了一步。
噴氣背包新西蘭馬丁飛機公司已經與美國Avwatch公司敲定了一份價值達一百萬美元的合同,Avwatch將向馬丁飛機公司采購三臺380磅(172公斤)重的噴氣式背包。
7、機器保姆
當地時間2014年5月12日,俄羅斯莫斯科市場中心一處市場內,英國Cyberstein公司制作機器人“泰坦”亮相并與市場內的俄羅斯大媽大叔們互動。“泰坦”將于5月15日在俄參加機器人展會。
機器保姆
8、智能輪滑鞋
智能輪滑鞋當地時間2014年7月17日,近日,ACTON推出了全球第一款智能電動輪滑可以使用APP。
9、大便公交
當地時間2014年11月24日,英國北薩默塞特布里斯托爾國際機場,英國首輛生態公交車Bio-Bus亮相在巴斯通向布里斯托爾國際機場的A4專線上,這輛公交車由巴斯公交公司運營,載有40座,以人類糞便以及丟棄的食物轉化而來的甲烷氣體動力。大便公交
10、星夜車道
當地時間2014年11月13日,荷蘭紐南,世界上第一條夜光自行車道在荷蘭揭幕,其設計靈感來自梵高的名畫《星夜》。
星夜車道這條道路始于荷蘭的北布拉班特省,也就是梵高出生及長大的地方,是設計師Daan Roosegaarde的作品。
11、頭發汽車
當地時間2014年10月報道,意大利44歲的女發型師瑪利亞·露西亞·馬格諾(Maria Lucia Mugno)將自己的愛車全身“縫”上了人類的頭發,為愛車贏得了“世界上頭發最多的車”的吉尼斯世界紀錄稱號。頭發汽車
12、廢品F1
廢品F12014年12月11日,在山東煙臺魯東大學,用廢舊汽車零件打造的方程式賽車在操場試跑。
13、遙控球帶
2014年12月12日消息,不想再背著重重的包在18個球洞之間走來走去的高爾夫球手現在可以使用一種遠程遙控的手推車。他們可以使用一個小小的遙控器操控車子向各個方向前進,還可以改變速度。
遙控球帶
14、方舟
方舟當地時間2014年10月20日報道,一架童話般的游艇華麗“誕生”了!該游艇長132米,高60米,白天可容納200位乘客,可供36名乘客晚上留宿,同時還為富豪們準備了直升飛機停機坪。這架前衛時尚、線條流暢的弧形游艇上設計了8層甲板,與電梯和14個觀景臺相連接。
15、打印版人偶
當地時間2014年11月24日,意大利都靈,意大利一家公司實現3D打印人偶技術。該技術可展示人的每項體貌特征:發型、衣服、刺青、傷疤等。打印版人偶
16、浴池船
浴池船近日荷蘭推出一款熱水浴池船,據了解這艘小船是荷蘭設計師Frank De Bruijn的創意,使用特制的燃木爐可以將船內的水溫保持在宜人的38度,而完全靜音的電動馬達可以推動小船前進。
17、木牛流馬
2014年8月,吉林60歲的農民李景陽用6年時間制作的電動木馬完工,形似三國時期運輸器具“木牛流馬”。電動木馬高1.4米、身長2米。木馬頭部的鬃毛雕刻細致,馬身和馬腿以蓄電池供電,可以完成前進、后退、左轉、右轉等動作。
木牛流馬
18、諸葛連弩
諸葛連弩喜歡閱讀戰爭史、古籍書、收藏各種古箭頭,69歲的老人廖師傅近日制造出了失傳已久的“諸葛連弩”和“神臂弓”。
19、電池火車
當地時間2014年11月2日,日本松下公司在秋田縣大館市的廢棄鐵路上進行試驗,用99節1號干電池驅動搭載小學生的特殊硬紙板電車行駛了8.5公里。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電池火車
20、“減速”頭盔
“減速”頭盔如果對您來說現代社會的節奏太快,那您也許會想要試用一下“減速”頭盔,它會使您周圍的世界“慢下來”。這個仿佛“太空時代”的鋁制球體裝置通過前置的攝像頭將周圍的影像記錄下來,經過電腦處理之后,在用戶雙眼前的一塊屏幕上進行由遙控器控制的“慢動作”播放。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347560.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