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古代陵墓中11大機關暗器 能將盜墓者趕盡殺絕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奇聞異事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厚葬習俗在中國由來已久,歷代王侯將相不惜耗費人力、財力,營建陵寢地宮。為了防止自己的墓葬被盜墓賊侵擾,古人們在墓穴中設置了各種各樣的防衛機關,試圖阻止盜墓者的進入。

在墓地里裝上暗器機關,設下陷阱,是在暗中將找上門來的盜墓者趕盡殺絕的常見方式。當掘墓人悄然闖進地宮,他們并不知道自己要面對的是價值連城的寶藏,還是防不勝防的陷阱?

下面將向大家講述古墓中令人防不勝防的機關暗害。

一、機弩

早在兩千多年以前,人們就開始在墓穴中設置一些主動防衛的設施,既起到射殺盜墓者的目的,又能殺一儆百,嚇唬有盜墓企圖的人。

在中國所有的考古報告中從沒發現有關古墓機關的明確記載,那么是不是我們的考古工作者們真的從未碰到這些機關呢?其實不然。節目中王教授透露,據一位連云港的考古工作者說,他在挖掘的過程中就曾碰到過機弩,并且對當時的情形做了描述。但不知出于什么原因,這些情況并沒有寫入當時的考古報告中。

據了解,秦始皇在防止盜墓方面也苦費心機。秦始皇陵的內部結構,據說有空前復雜的形式:“令匠作機弩矢,有所穿近者輒射之。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王子今認為,以機發之矢射殺盜掘者的方式,應當說是集中體現了當時最高水準的機械設計思想與機械制作技術。

秦始皇陵內安裝的弓弩到底是怎樣的一種情形,現在尚無確切的定論。但就秦俑坑出土的弓弩來看,其弓干和弩臂都較長,材質可能是南山之“柘”(山桑),當是性能良好的勁弩。據學者們估計,這種弓弩的射程當大于800米,張力當超過700斤。

二、在墓頂放置容易潰坍的巨石

這些隱藏的巨石能將試圖進入的盜墓者砸成肉醬。

春秋晚期的太原晉國趙卿墓,墓壙的四角,每隔深1米左右,各放置著一塊重約50公斤的大石頭,這種現象一直延續到貼近槨室上部的填土。這些石塊,顯然是填墓時有意放置的。槨室周圍都是堆積結構嚴密緊湊的礫石。墓壙內也有厚約1.2米的礫石層。這些礫石應是木槨周圍使用剩下的積石,是有意識填在墓口上的?脊殴ぷ髡吲袛啵渥饔,在于積石非常容易潰坍,使盜墓者難以進入。曾有許多盜墓者喪生于積石之中。

河南永城芒碭山漢梁王柿園陵墓甬道旁的塞石。塞石是為防后人盜墓而設置的。

三、在墓中儲水

古代有在墓中儲水,一旦有盜墓者進入,便將溺水而死。這種防盜的方式雖然最終會使墓遭到破壞,但盜墓者也不能逃生。

不過,由于墓中注水實行困難,因此,這是一種并不多見的防止盜墓的形式。而較為多見的反盜墓形式則是在墓中大量儲沙,以流沙預防盜墓者鑿洞侵犯墓葬。

四、流沙防盜

在古墓中確有流沙存在。河南省上蔡縣的郭莊楚墓就采用了這種奇特的防盜術。它采用積沙積石的方法,當盜墓者挖洞挖到積沙層,沙子會流到洞里,沙子流動會帶動石頭塌方,沙層中精心埋藏積石、最小的僅3公斤,最大的165公斤。

這些隱藏在流沙中的石塊形狀不一,邊角十分鋒利,而且石塊放置的位置也是精心設計的,大致可分為亂石層、蒙頂石層、貼頂石層、攔腰石層和臥底石層,可以防止盜賊從不同的部位進入。墓室頂層倒塌以后,大量沙石堆積在棺內,有效地防止了被盜。

五、墓中置“水銀池”

此外,在墓中置“水銀池”,用水銀揮發的氣體毒殺盜墓者,是一種充分利用各種手段反盜墓的典型史例。

古代的司馬遷關于秦始皇陵地宮儲有大量水銀的記載,除了史籍記載之外,在秦漢時期就有人通過盜墓實踐而確實發現。如今,這個事實已經被考古學者和地質學者用新的地球化學探礦方法所證實。

史書記載秦始皇陵地宮儲有大量水銀

地宮中大量儲注水銀,或許也有以劇毒汞蒸氣殺死盜掘者的動機。以當時人對于水銀化學特性的認識而言,不會沒有注意到汞中毒的現象,而利用水銀的這一特性用于防盜設計,也是很自然的。

六、連環翻板

連環翻板,即在墓道中設置的陷坑,坑下分布長約10厘米左右的刀錐利器?由蠈悠礁矓祲K木板,木板中間有軸,下綴一相同重量的小型物體,呈天平秤狀,板上有掩蓋物。

七、鐵索吊石

與連環翻板功能類似的,是鐵索吊石。主要是在墓道頂和墻壁隱蔽處固定若干金屬滑輪,利用滑輪將巨石吊起,懸于頂端。墓道地下鋪木質蹺板,索鏈由石板而下,通過滑輪以隱蔽的方式連接蹺板,中間有掛鉤和脫鉤相接,遇外力壓迫可自動脫落。

一切完畢后,施以偽裝,外人不知其詐。若有盜墓者進得門來,踏中蹺板條,外力作用迫使繃緊的索鏈某處掛鉤脫落,如同打井的轱轆突然放松,懸空的巨石疾速落下,將躲閃不及的盜墓者拍成肉餅。

十一、觸目驚心詛咒

墓上的詛咒具有不可言喻的威懾力(圖為圖坦卡蒙的墓葬)

墓上的詛咒是一種無形無色的東西,卻充滿恐怖色彩,具有不可言喻的威懾力,有著心理戰術的意味。

最神秘的,就要數埃及法老墓的詛咒了。在圖坦卡蒙的墓葬中,就有這么一個詛咒:“誰擾亂了法老的安眠,死神將張開翅膀降臨他的頭上。”隨著一些參與圖坦卡蒙墓挖掘工作的人異常死去,這一詛咒變得出名了。直到現在,對于這一詛咒依然眾說紛紜,有人認為是真菌和細菌,有人認為是惰性氣體,有人認為完全是心理因素,還有人把它歸為目前科學不能解釋的范疇中去。

在我國出土的文物中,有些漢代的瓦當上篆刻了“盜瓦者死”的字樣,可以看成是這一類戰術的代表作。這些咒語,往往都是聲色俱厲的,例如1980年發掘的山東濟寧的一塊漢墓碑后刻著“諸敢發我丘者令絕毋戶后”的字樣,直譯過來就是:“敢挖我的墳,就讓你斷子絕孫。”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349699.html

相關閱讀: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