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陵明樓內的謚號碑
山西民間年畫麻姑獻壽圖
永城芒山鎮劉邦斬蛇碑每逢夜間就會出現一個金甲武士,雄赳赳氣昂昂,一手仗劍、一手捋著美髯,閃閃發光
如果進入昭陵明樓內,我們會看到傳說中被大火焚燒用鐵箍修復的圣號碑。這座石碑又叫“朱砂碑”,通體用優質石材雕刻而成,高逾4米,碑首正中開光部分用滿蒙汗三種文字雕刻出“昭陵”字樣,碑身正面則刻著“太宗文皇帝之陵”七個大字。最為特殊的是,此碑周身用朱砂涂成深紅色,所以得了個“朱砂碑”的稱號。如果不是那場雷火燒得它有些斑駁,這圣號碑會更加耀眼。更加詭異的是,傳說每到陰雨天,這座石碑的背面竟然會出現一幅水墨丹青??麻姑獻壽圖!這是怎么回事呢?它與馮德麟又有什么關系呢?這是偶然現象嗎?
“麻姑獻壽”是咋回事?
麻姑獻壽圖是我國民間常用的年畫圖案,這麻姑究竟何許人也?清代有本書叫《堅瓠秘集》記載,麻姑是五代時期麻秋的女兒,麻秋為人很嚴酷,他負責督促工人筑城,沒日沒夜一直到天明雞叫時才可以休息。麻姑于心不忍,常常假裝雞叫聲幫助苦役們。她爹知道后,氣得不得了,麻姑害怕就逃到了山里,他爹窮追不舍竟然要放火燒山,恰巧王母娘娘路過,就化出一場甘霖滅了火,并且帶著麻姑到了南方的麻姑山,山中有清泉十三泓,麻姑用它們釀酒,十三年這酒才釀成。正巧逢著王母壽辰,麻姑就帶著酒去瑤臺獻酒祝壽。
另一種傳說是麻姑這個女人長著四寸長的鳥爪,有一天路過某位蔡姓人家,這家主人比較天真混沌,竟然說:“這女的手真好,真想得到她來給我撓背!甭楣靡宦爜須饬耍@小蔡的眼睛就遭了秧,流血不止。不過,作為獻壽的麻姑,還是吉祥的象征。
“馮荒唐”折折騰騰改造圣號碑
馮德麟又是何許人也?怎么會跟圣號碑扯上關系呢?
馮德麟,又名馮麟閣,海城縣人,生于清同治六年。青年時期,他本來是一個吃官糧的海城縣衙役,因為和綠林中人有交往丟了鐵飯碗,所幸一不做二不休反上“梁山”成了一個綠林好漢,從一個籍籍無名的小頭頭混成了叱咤錦州一帶的綠林霸主。
不過這位馮老大可不能和梁羽生小說中的綠林豪杰相提并論,在日俄戰爭期間,他被收買成了日軍探子,專門搜集遼南一帶的情報,無奈被俄軍發現,于是改行在庫頁島上吃牢飯。后來奉天士紳袁金凱等人磨破了嘴皮子,把他保釋出來,這位先生又在光緒二十九年被清廷招撫,重新吃起了官糧。十幾年后,他因為摻和“張勛復辟”又進了大牢,這回是張作霖保釋了他,回到奉天的馮德麟沒了軍權。不過,1920年6月,當時的大總統徐世昌任命他為“三陵承辦、盛京副都統兼金州副都統”。說白了,就是掌管關外三陵,順便捎帶管點兒金州地區旗務,他又回到起點,當官了。
馮德麟這一生可謂浮浮沉沉,啥都經歷過了,按說應該洞悉塵世波瀾不驚了,可是就在他任三陵承辦期間,就牽出了這么一樁荒唐事。
馮都統喜歡聽故事,各地的趣聞傳說讓他樂此不疲。他聽說自己掌管的昭陵有一個傳說,每逢陰雨天,昭陵圣號碑就會顯現人形。有一次,他在昭陵拜謁完畢,突然想起了這回事,就問當時的昭陵掌關防官世恩,世恩一聽立馬帶領馮都統登上大明樓觀看圣號碑。世恩一邊口若懸河地講解,一邊期盼那圣號碑趕快配合一下。無奈天公不作美,當天天氣晴朗、陽光刺眼,馮都統歪著腦袋左瞧右瞧愣是沒看出半點“人形”。他心里焦躁,哼哼道:“直接把麻姑獻壽圖畫上去不就得了,還省得我琢磨!”
領導的話就是命令,等到馮德麟走后,昭陵官員立刻落實這個荒唐的“口諭”。他們找來奉天兩位赫赫有名的畫匠,在那圣號碑后面描畫了數日,一幅栩栩如生的“麻姑獻壽圖”便在石碑后面產生了。這消息一傳十、十傳百,傳著傳著就傳錯了,大家以為這“麻姑獻壽圖”晴天也能看見,都以為神碑顯靈了,于是奉天城中男女老少都爭先恐后想到昭陵一探究竟?捎械娜巳チ耍貋頃r一臉失望,因為他們發覺那根本不是顯靈,而是妙筆丹青,和那莊嚴肅穆的石碑一對照,顯得不倫不類,就好比一臉嚴肅的老學究頭上頂了朵大紅花。
這時候,始作俑者馮都統卻早已經把這事兒忘到九霄云外去了,他樂呵呵地催租子斂財,一副“干我何事”的態度。 1925年,三陵衙門撤銷,馮都統的官也當到頭了,他回到故地北鎮準備頤養天年,誰知命運又一次跟他老人家開了個玩笑,離職第二年他患了病,遍請名醫仍終于晃悠到了生命盡頭。
明樓大火后“麻姑獻壽圖”消失
現在游客們想要追尋當年遺跡已經不能了,因為“麻姑獻壽圖”早已不復存在。
馮都統離開奉天后,他的灼灼法眼終于不再盯著昭陵了。當時的奉天省署便命令昭陵管理人員趕緊把這圖涂掉,原因是在陵碑上作畫實在很不雅。不過,負責清理的工作人員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沒完全涂掉,這讓人不得不佩服那兩位畫匠的功力,他們選擇了很難清除的油彩。于是,圣號碑的背面就成了斑斑駁駁的模樣。后來,遼寧省公安處派苗文華為昭陵監視員,苗文華到任后巡查昭陵,瞧見了斑駁陸離的石碑,登時哭笑不得,他對著依然殘留的油彩感嘆:“圣號碑被無端畫圖的作法,是既可笑而又可惜!
再后來,一場雷火無情地焚毀了大明樓,當然圣號碑也不能幸免于難,碑身被燒裂,因此用鐵箍子加固。不過值得慶幸的是,那殘留在上面的油彩全沒了,馮都統的惡作劇終于告了一個段落。
說不盡離奇的石碑幻影、雕像流淚
其實昭陵圣號碑的幻影并不是只此一家、別無分號的,就在昭陵內,另一座著名石碑??神功圣德碑也曾出現幻影。
這座碑上的主要內容是記載清太宗皇太極的豐功偉績,在建造陵寢的時候把神功圣德碑亭修建在陵寢的中軸線上,它的作用就是起到一個影壁的作用,寓意大清江山一眼望不到頭。據傳,每到陰雨天,神功圣德碑背面就會隱隱約約出現一個人的形狀,此人身材修長、翩若驚鴻,就像一個姿容俏麗的美女,因此有人叫這碑為美女石!吧癖糜啊币渤蔀槭⒕┦爸,越來越多的人游覽昭陵必然要仔細琢磨這石碑,還有很多文人墨客留下了詩文記載。
有首詩是這樣寫的:“兩陵背后生神像,可入陪都志略篇!边@兩陵指的就是昭陵和福陵,不僅昭陵有神碑幻影,連福陵也有!福陵神功圣德碑背面有一個隱約的人形,每逢陰雨天這人形就更加鮮明,連衣裳的褶皺都能看出來。道光年間,有位大臣跟隨皇帝到福陵祭祖,特意抽空看了看,并且看到了幻出的人像,據他說這人像頗像觀音大士,衣服紋路清晰,“真乃神物”。也有人說,這人像和諸葛亮、關羽等長得像,可謂眾說紛紜。
不獨獨在關外兩陵,劉邦的石碑也曾出現過幻影。永城芒山鎮劉邦斬蛇碑每逢夜間就會出現一個金甲武士,雄赳赳氣昂昂,一手仗劍、一手捋著美髯,閃閃發光,這景象曾經嚇壞了路人,大家紛紛以為這是劉邦顯靈。話說這斬蛇碑是為了紀念這樣一件事情的:秦朝末年,劉邦還是一個小小的泗水亭亭長,有一天他負責押送一批刑徒,到達芒碭山腳下時,刑徒已經逃走了很多人,按照當時秦朝法律,這是大罪。劉邦咬咬牙把他們全放了,但是前面遇到一條大蛇擋住了去路,劉邦揮劍將蛇斬為兩截。后人為了紀念他,就修了這座“劉邦斬蛇碑”。
除了這些,還有很多石碑都有傳奇的故事。根據《沈故》記載,遼南耀州廟有一座石碑,此碑能顯現出一尊“韋駝神像”。
仁壽縣黑龍灘風景區有兩塊石碑,非常有趣,用水潑到它們上面,就會出現奇景:右側的石碑會出現一行大字,左側的石碑則會出現一幅墨竹圖,當潑在上面的水漸漸蒸發干之后,那圖也就消失無蹤了。更有傳說這字畫出自蘇東坡的表兄文同之手。另外,據傳,北京半壁店森林公園有塊石碑,每逢陰雨天,石碑上就會顯露出一只熊的模樣。
還有一個傳說,在山東曲阜境內有孔林,是圣人孔子的埋葬之地。在離孔子墓不遠處,有一個遠近聞名的石碑,傳說每逢祭祀孔子的時候它竟然會流淚!這石碑也叫楷圖碑,是由康熙皇帝親自下旨建造的。
不單單在中國,在外國也有雕像流淚的事件。 50多年前,錫拉庫薩的一座圣母像于1953年8月29日到9月1日間,每隔一定時間便流淚。也曾經有一個澳洲婦女買回來一尊圣母像,結果這圣母像竟然會留下芬芳的淚珠!
當然,還有傳得更加邪乎的,據說北京故宮每到雷雨交加的夜晚,城墻上會像放電影一樣重現當年深宮生活的一幕幕場景??宮女太監打著燈籠到處行走等等。
這所有的傳說都與幻影有關,那么,這些毫無生命的石碑雕像又怎會出現這種現象呢?有沒有科學的解釋呢?
科學解密離奇石碑幻影
目前,關于種種石碑幻影奇特現象都有科學解密,以下幾種就是:
一、材質和水分的共同作用。有專家認為,神碑幻影是一種神奇的自然現象。由于石碑石質紋理不同,以致在陰雨天里,所吸收的水分也就不同,從而導致了石碑受潮后所顯現的顏色深淺不一。福陵神功圣德碑上的紋理,是由密度小、善于吸收水分的干松石質構成的。所以在受潮后,因為水分的作用,碑石紋理顏色便變深、紋理突出。這就像密度小、質地粗松的水缸,由于陰雨天到來之前空氣濕度大,水缸便吸收地表水分,出現“穿裙”現象,如民諺所說“水缸穿裙、大雨淋淋;柱石腳下潮有雨!
二、反射問題。有專家也認為,像這種石碑呈現幻影的情況,屬于反射作用造成的。石碑表面不可能真的如鏡子一般光滑,一定是有很多微笑的凹凸不平,這些凹凸便會不同地反射光源。白天的光屬于漫反射,因此看不見圖像,而像劉邦斬蛇碑這樣,夜晚有定點的光源,凹凸不平的表現就會形成不同的反射,從而產生明暗變化,就會出現一定的影像。
三、涂料問題。至于傳說中的故宮幻影,有學者解釋,這是因為故宮墻面上的涂料的緣故,紅色的涂料里含有四氧化三鐵,而閃電可能會將電能傳導下來,如果碰巧有宮女經過,那么這時候宮墻就相當于錄像帶的功能,如果以后再有閃電巧合出現,可能就會像錄像放映一樣出現那個被錄下來宮女的影子。
四、流淚的解釋。如果石碑是石灰巖建造的,那么很可能受天氣變化影響很大,有專家解釋孔林的流淚碑,說這是因為石灰巖有很好的吸水性,里面的水分在一定條件下會被釋放,另外游人經常摸來摸去,就在石碑表面形成了一層“油膜”,當天氣濕潤的時候,水蒸氣會凝結在這層油膜上而不會被石灰巖吸收,因此會造成流淚現象。
關于這些傳說的種種解釋還有很多,但是有另外一點很重要,那便是大家的心理作用,就像對著一面斑駁的花墻,也會想象墻面圖案產生的故事。對著被水分作用的石碑,也會把那潮濕的印象想成一幅圖畫了吧。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349851.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