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研究稱北部灣中華白海豚生態鏈尚未斷裂 應給予保護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自然傳奇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科技訊】5月1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中華白海豚,又稱印度太平洋駝背豚,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主要生活在熱帶及溫帶沿岸水域。西方文獻有關中華白海豚的最早紀錄是在1637年由探險家彼得文地(Peter Mundy)在珠江口發現的紀錄,而中國的最早紀錄是在唐朝。這一種群對棲息地海洋環境要求很高,每頭野生雌性白海豚3年才能完成一次生產,而且存活率只在20%。由于其身材修長、體態優美,中華白海豚素有“美人魚”和“水上大熊貓”之稱。

一些部分環保人士擔憂,北部灣難得的珍稀水體資源、生態資源、野生動物資源,有可能會在北部灣加快重化工業布局的背景下,遭到污染而逐漸消弭。

針對可能潛在的生態質量退化問題,廣西環保、海洋、漁政等多個部門聯手,建立了完善的生態資源監測和保護體系,并對所有項目實行嚴格的規劃先行、環保優先、污染常年監控和環保一票否決制度。沒有獲得環保許可證的項目,一律不得進入北部灣沿海。

科學觀察表明:由于北部灣沿海水域水質質量仍然保持較高水平,北部灣沿海生活的中華白海豚,正在以健康的狀態復蘇。僅欽州港三娘灣中華白海豚種群個體數量的年增長率為4.24%至4.51%,從2004年8月的98只,增至如今近140只。

中華白海豚研究專家表示,這是地球上一個正在復蘇的最年輕和健康的自然群體,只要給予足夠的時間和空間,種群將繼續壯大。當然,人類要注重對它的保護。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356621.html

相關閱讀: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