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北極熊那么多脂肪 為啥卻沒心血管病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科學探索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憨態可掬的北極熊,是世界上最大的陸地食肉動物,體內脂肪占據了約25%的體重,但它們卻很少得心血管疾病,這是什么原因呢?
近日,華南理工大學學生劉石平作為第一作者在國際頂級期刊Cell(《細胞》)上以封面故事公開發文,揭示了其中的奧秘。
研究結果對于廣大的“吃貨”是一個福音:未來有一天,哪怕你像北極熊一樣頓頓吃肉,長得膘肥體壯,也不用擔心心血管疾病的困擾了。


首次以第一作者在頂級期刊發文
這篇名為“Population Genomics Reveal Recent Speciation and Rapid Evolutionary Adaptation in Polar Bears”(《群體分析揭示北極熊更近的物種形成時間和快速的適應性進化》)的高水平研究成果在Cell(《細胞》)上以封面故事公開發表。
論文由生物科學與工程學院2012級遺傳學專業博士研究生劉石平作為第一作者,生物科學與工程學院2010級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專業碩士研究生何偉明作為署名作者,華南理工作為第二完成單位,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美國加利福利亞大學、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等單位共同合作完成。
劉石平作為“華工-華大”基因組科學創新班第一屆學生,他曾于2010年2月及2011年11月,先后兩次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Nature》雜志上以署名作者及并列第一作者身份發表高水平研究成果The sequence and de novo assembly of the giant panda genome(《大熊貓基因組的測序和組裝》)及Ascaris suum draft genome(《豬蛔蟲基因組草圖》)。有望解決人類高風險心臟病難題
該研究利用群體基因組方法分析了89個北極熊和棕熊的完整基因組,揭示兩物種大概在34.3~47.9萬年前分化。
研究發現,相對于棕熊,北極熊有些基因受到了強的正選擇進化,有9個基因與脂肪代謝和心血管疾病相關,暗示北極熊的脂肪酸代謝方式和心血管系統可能發生了重要的幾乎重組的變化。
據介紹,該研究可能對人類對抗心血管疾病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劉石平表示,人們未來可以從北極熊的適應性變化吸取靈感,也許可以通過基因工程或者相關醫學的手段對特定基因進行“人工精確改造”,導入心血管疾病相關病人體內,從而從源頭上解決。
對于北極熊的進一步研究,劉石平透露,他們已經挑選了部分古北極熊DNA進行測序,后面將從一個更加直接的角度揭示北極熊適應環境的機制和過程。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377692.html

相關閱讀: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