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天文學家首次觀察到,在非常遙遠的星空中,有一顆棕矮星正與白矮星相伴而行,這一現象證明,這顆棕矮星并沒有像科學界預測的那樣被紅巨星?沒。
這對科學家預測太陽系行星未來的命運具有很大幫助,因為50億年后,當太陽走到生命盡頭時,地球也將面臨同樣被吞沒的命運。這一發現將發表在本周出版的英國雜志上。
據科學家推算,太陽的燃料尚可維持50億年,50億年后太陽將走到生命盡頭。屆時,太陽核心的溫度將增加4000倍,體積增加數千倍,變成一顆紅巨星。它將首先?沒水星,接著是金星,然后就是地球。科學家此前認為,在宇宙中,大小介于恒星與行星之間的棕矮星,當其恒星發生類似太陽的變化時,也同樣無法避免被?沒的命運。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太陽
英國科學家利用歐南臺位于智利的天文望遠鏡觀察到,編號為WD0137-349的棕矮星卻奇跡般避免了被紅巨星?沒的命運。
據英國萊斯特大學天文學家馬特-伯利透露,這顆棕矮星的大小相當于太陽系的木星,質量為木星的55倍,靠近一顆白矮星,其運行軌道非常小,與白矮星互轉一圈僅需要2個小時,軌道運行速度為每小時80萬公里。
天文學家認為,此前這顆棕矮星與其恒星的距離,有可能相當于地球到太陽的距離。
伯利表示,這個發現引起了天文學家的興趣,他們希望了解,太陽系外是否還有更小的星體能幸免于被紅巨星?沒。
但伯利認為,當太陽走到生命盡頭時,地球恐怕難于逃脫被吞沒的命運,這是由于地球的質量與棕矮星相比還是太小了,而木星屆時能否幸存則難以推測。
不過,由于這顆棕矮星與白矮星的距離非常近,根據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預測,兩顆星之間的距離將會慢慢變小。
地球赫特福德大學的阿爾夫認為,大約經過14億年后,兩星的軌道周期將縮短為1小時,屆時由于兩星相距過近,白矮星將像一個巨大的真空吸塵器一樣,吸光其伴星的氣體,最終,這顆棕矮星還是難逃白矮星帶給它的滅頂之災。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386786.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