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揭秘東陵之謎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未解之謎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光緒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二日未正三刻(1908年11月15日下午2時45分),紫禁城出了一件大事——統治大清朝48年、兩度垂簾聽政的慈禧太后去世了,終年74歲。慈禧死后,被葬在早已修建好的菩陀峪定東陵(今河北遵化清東陵內)。

這位權傾天下的“老佛爺”生前絕對想不到,下葬20年后,她的陵墓就被軍閥孫殿英盜掘,自己也被拋出棺外暴尸數十天;她更不會想到,又過了56年,會有一位普通的學者和同事們一起打開棺木,為她清理遺體。

這位學者,就是原清東陵文物管理處研究室主任,現年64歲的徐廣源。8月26日,環球人物雜志記者從北京出發,前往河北省遵化市馬蘭峪,訪問了這位自稱是國內“最后一個與慈禧有過‘親密接觸’”的清陵研究專家。

與清東陵的不解之緣

徐廣源個子不高,穿一件普通白色T恤,手腕上那款“上!迸剖直,據說已跟了他整整30年。因為民間有“二月二,龍抬頭”的說法,生于1946年農歷二月初一的徐廣源一直覺得,自己似乎與皇室有著不解之緣。站在自家的二層小樓上,他指著西南方向對記者說:“這里與清東陵的最邊緣也就四五里地,我們就站在龍脈上。”說起清東陵,徐廣源中氣十足,眼睛里透著興奮。

徐廣源是土生土長的馬蘭峪人。從200多年前起,馬蘭峪就因為守著清東陵而被稱為“京東第一鎮”,名聲遠播。清朝皇陵分布在三個地方,遼寧的盛京三陵、河北遵化的清東陵和易縣的清西陵。其中,東陵規模最大,葬有順治、康熙、乾隆、咸豐、同治5位皇帝和孝莊、慈安、慈禧等15位皇后及136位嬪妃、1位皇子。馬蘭峪人多為滿族,且主要是大清守陵人的后代,徐廣源的母親就是其中之一。他的父親來自外鄉,是位讀書人,不但熟讀四書五經,對中醫、古建筑等也都有研究。

徐廣源記得,自己四五歲時,父親就常帶他到東陵溜達,告訴他地宮里埋的是誰,皇帝、后妃有哪些故事,陵墓里有多少珍寶……說來也怪,年幼的他不但對陵墓毫不恐懼,反而充滿了好奇?吹降拦饬昱f址的大坑邊有兩只??(音同“碧戲”,形似龜,用來馱載石碑),小廣源就問父親:“為什么坑邊有兩只大王八?”父親風趣地說:“來喝水的,水干了,它們回不去了!

神秘的殿堂、靜謐的墓園,常讓徐廣源流連忘返。在遵化讀高中時,一有時間,他就帶著外地同學回家、逛皇陵,管吃管住,自己還當解說員。他講的故事,讓同學們如癡如醉。

抄出來的功底

“文革”爆發后,徐廣源離開學校,回鄉務農。娶妻生子后,他的日子過得很苦。為了養家,他不得不到山上去砍柴,再背到集市上賣。但他對清東陵的興趣絲毫不減。背著百十斤重的柴走在山路上,他還不斷默念:“慧、惠、勤、平、密、成、宣、定、良、宜、榮、馬、藍、布、伊、新、袁、尹、文、常、勒……二、七、九、十一、五……”前面的21個字,是康熙景陵的妃園陵中11位妃子、10位貴人的封號,后5個數字,則是乾隆裕陵的妃園陵中每排寶頂(墳頭)的數目。

徐廣源還有一個特殊愛好——抄。只要有時間,他就背起書包,四處找石碑、抄碑文,一抄就是大半天。有人好奇,跑過來看,最后總結說:“這個人有病!”

一次,徐廣源要去抄寫慈安陵神道碑,把門的小伙子死活不讓他進,他就軟磨硬泡。小伙子被磨得沒辦法了,答應去和管事的說說,可領導就是不同意。小伙子后來偷偷跟他說:“你等著,我替你抄去!痹S多年后,徐廣源調進了清東陵文物保管所(1984年后改名為“清東陵文物管理處”)工作,當年那個不允許他進門的領導說:“我當時還以為你要去陵墓邊的果園偷蘋果呢。”

對于“抄”這個習慣,徐廣源解釋說:“我上學時就喜歡抄寫,除了古文,物理定律、數學公式都抄。抄一遍,能頂上背好多遍,還能增進理解,練習書法!彼贸鲎约1964年抄錄的清宣統皇帝溥儀的回憶錄《我的前半生》給記者看,“這在當時是禁書,買不到,我就抄。”整整三大冊,43萬鋼筆小楷,526頁,每冊都用牛皮紙做了一個封面。紙張微微泛黃,但每字每行都整整齊齊,沒有一個墨點、一個劃痕。

第一次進陵

徐廣源記得特別清楚,1977年2月5日,是他第一次走進清東陵地宮的日子。

“馬蘭峪供銷社組織職工秘密參觀乾隆裕陵地宮,我混在隊伍中就跟著去了。那天是農歷臘月十八,正是最冷的時節。進了地宮,卻覺得很溫暖。

“當時,地宮里積存著三四寸深的泥漿,氣味非常難聞。大家好不容易進到里面,只見門口的地面上散臥著被炸碎的石門。離門口不遠處有一口巨大的棺木,里面胡亂堆放著人骨,再往里,橫七豎八的棺木還有好幾口,東北角則堆著一人多高的棺木板。

“我們提著電燈,人影在地宮中忽閃忽閃的,說話也帶著回音,陰森森的。其他人忍不了難聞的氣味和恐怖的氣氛,很快都退了出去,我也只能戀戀不舍地走出地宮。那次,我只在地宮里呆了20多分鐘,卻留下了終生難忘的印象,并堅定了要研究清陵的決心!

1977年7月,徐廣源被調到清東陵文物保管所,正式成了歷史研究者。時值“文革”結束,乾隆裕陵的清理工作也要重新開始,徐廣源的第一項任務,就是清理裕陵。每年夏天,裕陵地宮都會有兩三米深的積水,“墓道里滿是泥漿,必須拿著小鏟子、小刷子小心翼翼地侍弄。每天從早到晚,除了兩頓飯,剩下的時間我們就在那兒蹲著干”,整理了大半年,工作才算完成。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389000.html

相關閱讀: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