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徒步旅行者在挪威南部Haukeli地區郊外徒步時發現一把古老的劍,鑒定后確認可以追溯到維京時代,劍長大約30英寸,即77厘米,為公元750年時期打造?脊艑W家稱這把劍今天仍然可以使用。有趣的是,這把劍的發現過程比較令人著迷,徒步旅行者發現它時躺在路邊,似乎被人丟棄的樣子,可以追溯到公元750年。該地區被認為是維京海盜的居住區之一,挪威考古學家計劃在明年春天對這里進行考察。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當地的考古學家認為,這把劍保存完好,發現時部分劍身被埋在土壤下方,這是不尋常的發現。因為當時能夠鑄造這把劍的人應當屬于貴族,這是一個昂貴的武器,擁有者可以用來展示它的力量。但劍身上發現的神秘文字令人驚訝,有研究指出可能是一種神秘的咒語,或者是寶劍歸屬人的名字。
維京人的社會體系包括三個階層: 王侯、自由人和最底層的奴隸。一個自由人可以變成奴隸,如果他喪失了所有自己的份地;一個奴隸也能變成自由人,忠誠侍奉主人,就會得到贖身的機會。 國王是最大的貴族,他做出幾乎所有的重大決定,以至于部族會議只負責一些地方事務。因此鑄造這把劍的,可能是維京人王侯級人物。維京人無條件的接收國王和大會的全部法令,違背的人將被開除出部落,寶劍就是早期維京人展示統治力量的工具。 維京時代持續了超過300年,來自丹麥、挪威和瑞典和古斯堪的海盜風靡一時,經常襲擊海上船只,海盜的法律規定,所有人都可以擁有長矛、刀劍和戰斧。此后海盜也將寶劍作為自己力量的象征,他們不僅可用于戰斗,還有精心裝飾的銀、銅和青銅,劍是最昂貴的武器,也是地位的象征。別看一把劍,即便是海盜中,擁有佩劍的人也是少數。其中包括鍛造鐵藝和軟鋼這樣的材料,顯然底層群體使用不起這樣的昂貴寶劍。考古學家鑒定后發現,從800年到公元1000年,金屬純度在不斷提升,鍛造鐵過程中礦石必須加熱到1650°C液化,讓鐵匠去除雜質,這樣才能保持剛性。因為碳能夠讓寶劍變脆弱。中世紀的成熟技術還不允許鐵被加熱到如此高的溫度,因此寶劍的制造也屬于精細工藝,能夠花費起這些金屬和鑄劍技術的人,又有幾個呢?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390881.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