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秘魯的馬丘比丘
馬丘比丘在所有印加廢墟中最負盛名,它似懸浮于兩座山間,經常云霧籠罩,詭魅迷人,從烏魯班巴山谷底也難見其姿容。特別令人難以想象的是當初印加人建造時甚至沒有使用車輪。
馬丘比丘建于15世紀中葉,但16世紀30年代西班牙征服者劫掠這個地區時竟沒有記錄它的存在,不知目的何在?許多廢墟都殘留禮儀特征,因此它可能是一所宗教圣殿。也許西班牙入侵時,此處已遭遺棄,否則他們的印加文明報告中應有提及。
印加沒有文字系統,因此沒有留下文字記錄,考古學家只有收集殘碎資料分析馬丘比丘建造的原因,用途,以及為什么這么快就成一座空城?
2、 伊拉克的古巴比倫
古巴比倫的廢墟位于現在的巴格達以南90英里處,最初起名“bab-ili”,意為“神靈之門”。它精巧美麗,富麗堂皇,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古城之一。古巴比倫城墻的建造藝術令人驚奇,在古羅馬時期就獲得了人們的尊敬。它的“空中花園”被認為是世界上七大奇跡之一。
從公元前1850年亞摩利人到來至公元前322年亞歷山大帝卒于那里,古巴比倫作為文化和政治的中心,繁盛了大約1500年。城市早期最出名的統治者之一的是偉大律法頒布者--漢謨拉比(公元前1792年-公元前1750年)。
3.、墨西哥的帕倫克
帕倫克廢墟位于所有墨西哥和中美洲最重要的瑪雅建筑遺址當中。站在巖崖上,俯瞰墨西哥灣的海濱平原,只見帕倫克逐漸隱沒在墨西哥契亞帕斯省湯布拉山麓濃密的熱帶森林中。
雖然對陶瓷碎片的分析顯示這個地區在公元前100年就被占領,但是我們今天看到的大部分建筑建于公元6到10世紀。
這座城邦最偉大的統治者是帕克,他于公元603年奪取政權,他在位的68年間和以后,建筑革新開始,全國大興土木,呈現一片建設繁榮景象。最引人注目的建筑項目之一是宮殿。宮殿的墻和屋頂均用灰泥粉刷,上面雕刻的圖案描述著統治者和神靈的禮儀活動,這些使現代的研究者能深入了解瑪雅人的生活和信仰。另一項宏偉的建筑是寺廟的碑刻,上面刻有象形文字詳細記錄著很久以前統治者的祖先歷史。
去帕倫克旅行的最大的收獲莫過于縱情于一個又一個無法解答的謎團,當旅游者蜿蜒行走在四周晨霧繚繞的古建筑廢墟中,驚嘆于古代建筑奇跡的同時,也感受到古瑪雅人的偉大和神秘。500座建筑中可能只有34座被挖掘。
4.、泰國的大城府遺址
大城府,在梵語中意味著“不可戰勝”,也許不像泰國的清邁或普吉島那么受人歡迎,卻是那些到泰國想目睹世界聞名廢墟的旅游者經常參觀的地方之一。
在它的全盛期,大城府是享有國際盛譽的喧鬧大都市。根據歷史學家記載,它的繁榮甚至可以和同時期的歐洲重要城市媲美。大城王國如此繁榮以致它的鄰國緬甸(現稱Myanmar)覬覦良久,后來緬甸軍隊出兵洗劫并焚燒了該城。如今,昔日帝國光輝只有殘骸留存,大城府已成為大城歷史公園的一部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把它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5、意大利的古羅馬斗獸場
斗獸場或者羅馬大劇院--最初的弗萊維姆圓形劇場--羅馬帝國在意大利羅馬中心建造的最大的橢圓形劇場,是羅馬建筑最偉大的杰作之一,可能是最受贊揚的世界遺址。
能夠容納50,000觀眾的斗獸場被用來角斗和進行公共表演。和角斗游戲一樣,其他的表演也在這里舉行,例如,摹擬海戰,獵殺動物,處決犯人,著名戰爭重現,以及上演古典神話戲劇等。大約有500,000人和一百多萬只動物死于角斗游戲中。
雖然在21世紀因為劇烈的地震和石頭劫匪,部分地方受到毀壞,但是它依然是羅馬帝國和防震工程有突破性成就標志性的象征。它是羅馬最受歡迎的旅游景點之一,仍然和羅馬天主教有著緊密聯系,每個星期五教皇帶領打著火炬的“耶穌赴難路”隊伍在圓形大劇場四周平地上行走祈禱。
6、危地馬拉的蒂卡爾
蒂卡爾是最大的考古遺址之一,是前哥倫比亞瑪雅文明的都市中心。它位于危地馬拉北部皮騰盆地的考古地區。這個令人驚奇的地方是危地馬拉蒂卡爾國家公園的一部分,1979年被宣布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
蒂卡爾是瑪雅文明主要的文化和人口中心。雖然遺址的紀念建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世紀,但是蒂卡爾在公元200年到公元900年的古典時期達到了繁榮鼎盛頂點,在此期間,蒂卡爾受到瑪雅地區政治,經濟和軍事上的影響,地區之間相互交流遍布中美洲,例如,中部墨西哥中心的特奧蒂瓦坎古城。也有證據顯示蒂卡爾在公元4世紀時被特奧蒂瓦坎人征服。
古典時期晚期以后,在蒂卡爾沒有建造新的主要建筑物,有證據表明精美宮殿遭到焚燒破壞。這些事件與人口數量逐漸下降交織在一起,到了10世紀末隨著遺址的廢棄達到了高潮。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390915.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