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橫縣南鄉鎮大化村小學二年級的學生農有穗,有一雙神奇的眼睛,瞳孔是藍色的,燈光照射下還能發出藍綠色的光芒。而且,他還有一種神奇的能力,在伸手不見五指的地方,能夠清晰地看書寫字,和白天一樣。正如村里人說的,他就像是長了一雙“貓眼”,從外觀、習xing,到能力,都和貓一模一樣!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600)makesmallpic(this,600,1800);' alt="" src="http://www.jiyifa.com/uploads/allimg/160503/0Z0192320-0.jpg" border=0 />
天生一雙神奇“貓眼”
記者趕到大化村的時候,學校已經放學了,老師領我們來到了農有穗的家里。剛一看見農有穗,我們都很驚訝。他的眼珠竟然是藍色的,和西方人的藍眼睛非常像。再仔細一看,又發現了一個奇異的現象。在黑暗的地方,用手電筒照射瞳孔的時候,農有穗的眼睛竟然能發出一種藍綠色的光芒,就像是貓的眼睛一樣!
農有穗的父親回憶說,這小孩生出來2個月以后,就有親戚朋友感覺這孩子的眼睛不一樣。最后父親帶他到縣城醫院看過,當時醫生說不要緊,等以后長大,慢慢就好了。
農有穗一天天長大,眼睛卻仍然發藍,沒任何變化,不過既不疼也不癢,沒什么不舒適的表現,檢查視力也都正常,逐漸家里人也就不在意了。
轉眼農有穗長到8歲,該上小學了。入學第一天,他就引起了班主任老師的注意。剛開始,老師還以為他眼睛有毛病,怕他看不清楚黑板,特意安排他坐在第一排。但是,農有穗不喜歡坐在前排,他找到老師,主動要求換到后面去。
農有穗xing格活潑,喜歡和小伙伴們在一起玩,并不覺得自己和大家有什么不同。但是,時間長了,班主任老師還是發現了他的不同之處。如果在室外,陽光稍微強一點,大家看東西都很正常,農有穗的眼睛卻已經瞇成了一條縫,視力模糊,看不清東西。老師覺得奇怪,這孩子到了晚上,視力又怎樣呢?結果農有穗跟同學們晚上去捉蟋蟀,大家都帶著手電筒,只有他不帶,他說自己不用電筒也能看見。同學們用電筒一照他,不由都怕了,紛紛說他的眼睛是貓眼。漸漸地,大家都開始覺得農有穗的眼睛確實與眾不同。
父親農仕華也開始留心孩子。他發現,農有穗平常總是喜歡去黑暗的角落,或者是燈光昏暗之處,但看東西仍很清楚,而且兩眼發出寒光,確有幾分怕人。而且,孩子喜歡晚上出去玩,四野漆黑,伸手不見五指,山路崎嶇不平,他卻跑得飛快,從來不怕摔倒。
村里人對這件事議論紛紛,一個迷信的說法在悄悄流傳:這個孩子是一只貓來投胎,所以才長了這么一雙眼睛。
難道,農有穗真是像貓一樣,有神奇的夜視能力嗎?
夜視能力遭到考驗
有記者曾經現場測試過農有穗的“貓眼”。他們把樓梯間蒙上一層被子,擋住光線,然后讓農有穗鉆進去。記者在紙上寫下題目,然后帶進去,讓農有穗做,結果他都成功做了出來。而且,在用來組詞的小空格里,他都能準確地填上文字。記者為了印證農有穗的“夜視眼”,讓農有穗鉆進厚厚的被窩里,然后塞進去一張“黑桃Q”撲克牌,農有穗馬上準確地叫了出來。眾人接連塞進幾張不同的牌,他都能準確無誤地說是什么牌。隨后,大家又來到一間黑屋子里,把手上拿著的幾張鈔票給他辨認。其他人都看不清他的面孔,但他卻能準確地從人們手上把錢取走,并準確說出了每張鈔票的面額。
從這時起,農有穗的“貓眼”就更加名聲在外。
貓晝伏夜出,跟同屬貓科動物的虎、獅、豹等一樣,都有一個引人注目的特點,那就是眼睛:黑夜中視物如同白晝,還閃閃發光,像寶石一樣。貓科動物的眼底,都有一層反射膜,由金屬元素鋅組成,就像一面反光的鏡子,即使很微弱的光線,也能被捕捉到,重新反射到視網膜上,更加提高夜視能力,這也是貓科動物眼睛發光的主要原因。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教授佘銳萍介紹說:貓科動物的視桿細胞比較發達,可以達到上億個,人類才一百多個。因此,在黑暗的光線下,貓科動物能看清楚物體,視物能力比較強。而人類在微弱光線下雖也能看見一些東西,但基本只是輪廓,很模糊。
但是,農有穗的眼睛為什么異于常人,在黑暗中視物呢?
記者親自做了一番實驗,我們在村里找了間沒有窗戶的庫房,把燈拉滅,門關緊,屋里就漆黑一團。測試開始,記者先把題目寫在紙上,然后在黑暗中把紙交給農有穗,讓他逐一辨認,測一下他的夜視能力到底如何。在這種一點兒光線都沒有的情況下,結果農有穗的夜視能力就沒以前那么神奇了,難道他是緊張而發揮失常了嗎?
這時候,同去的宋強醫生說出了自己的判斷:“從對這個小孩的觀察,以及進行的實驗來看,我可以判斷他不是夜視眼,因為完全黑暗沒有光線的時候,他也看不出紙上的字。而當屋頂有一點兒微弱的光線透進去,他才能看見紙上的字。
不過宋強醫生還是承認,這個孩子的暗適應能力特別強,遠遠超出一般人。平時人們由白天突然進入到一個暗室里面,會發現什么都看不見,但在里面待了幾分鐘后,會慢慢看清周圍的一些物體輪廓,這叫暗適應。比如把一個人長期關在黑暗牢房里,他的暗適應能力就會大大增強。還有一種叫做明適應。比如在汶川地震中,被掩埋的傷員抬出來,都要蒙上眼睛,那就是因為他們已經有了暗適應,瞳孔也放得很大,猛一接受強光刺激,輕則短暫目盲,渾身麻痹,重則永久失明。
那么,農有穗到底是屬于哪一種情況呢?
專家揭“貓眼”之謎
為了弄清農有穗的這種夜視能力從何而來,征得家人同意,記者帶著農有穗去廣西民族醫院,請專家盧林德檢查。盧林德是該醫院的眼科主任,有20多年眼科臨床工作經驗,但他也說,自己從沒見過這樣一雙會發藍光的眼睛。
經專業檢測,專家發現,農有穗眼球虹膜上的色素細胞缺乏,他的瞳孔因此看上去呈藍色。西方白種人的藍眼睛只是虹膜色素細胞比較少,而農有穗的眼睛,不僅虹膜色素細胞缺乏,就連后面視網膜上的色素細胞都沒有。農有穗白天在室外感到光線刺眼,就是這個原因。
根據眼底圖像,專家確認,農有穗是患有一種先天xing的眼型白化病。
盧林德主任說:“我們經?吹接行┤说念^發是白的,皮膚也是偏紅偏白的,眼睛也是藍藍的,這是因全身色素細胞缺乏引起的,而農有穗的色素細胞缺乏只發生在眼部,全身其他地方都沒有!
眼睛上的白化病,會使人增強夜視功能嗎?
盧林德推斷認為,農有穗應該是習慣于在比較暗淡的光線下視物,暗適應更快一些,感光更加舒適,但是暗視力應該并沒?ing黽。?酥な底約旱吶卸希??才排┯興肴プ鍪恿?觳欏J紫仁敲魘恿Γ?峁?┯興氳氖恿ξ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393135.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