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賭博過程中,人們傾向認為未來事件的發生幾率容易受既往事情的影響而改變,這被稱為“賭徒謬論”。比如,“差點贏了”與其他形式的輸并無區別,但它通常會讓人們愿意繼續賭下去;而在擲硬幣的游戲中,一連串的“正面”會讓人們認為接下來應該是“背面”,盡管幾率其實仍然各為50%。
為了解與“賭徒謬論”有關的神經生物學基礎,英國劍橋大學的盧克?克拉克與同事招募了31名大腦腦島、杏仁核或腹內側前額葉皮層受傷的患者進行研究,讓他們玩兩種賭博游戲,一種是投幣機,結果只有“贏”和“差點贏了”兩種;另一種是輪盤游戲,賭紅或黑。同時他們還招募了13名大腦其他區域有損傷的患者以及16名健康人玩同樣的賭博游戲以進行對比研究。
研究發現,在投幣機游戲中,除了腦島受傷的受試者,其他人在獲得“差點贏了”的結果時,繼續參與游戲的欲望都加強了。輪盤游戲的結果類似,腦島受傷者之外的所有人都受到“賭徒謬論”的影響。
克拉克說:“基于上述結果,我們認為賭徒的腦島區域可能極度活躍,從而讓他們容易做出不合邏輯的推理!彼f腦島可能是未來治療賭博上癮的一個目標,即通過藥物或心理療法來降低腦島的活躍性。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396663.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