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履蟲
草履蟲是我們最熟悉的原生動物,因為它們作為最原始最低等的動物出現在中學的生物課本上。草履蟲屬于單細胞生物,顧名思義,它身上只有一個細胞,體長只有180 ~280微米,人類的肉眼根本看不到它們。小到看不見的草履蟲的壽命只有不到一天一夜,在這短暫的時間內根本沒有時間“結婚生子”,于是它們采用了單性生殖的策略。
這種生殖過程可謂簡單粗暴:草履蟲會在體內進行復制等準備工作,然后它的身體中部裂開并形成兩個相同的草履蟲。一只草履蟲一天可以分裂兩次,分裂 之后產生的新個體又會繼續分裂,其數量會呈幾何倍數不斷增加。盡管 無法相愛,但是學會了分身術的草履蟲卻用這種特殊的方式繁殖出無數的后代。
水母
水母是非常常見的海洋生物,用其傘蓋和觸手加工的食材就是市場上常見的海蜇皮和海蜇頭。水母的外形千奇百怪,它們雖是雌雄異體的動物,不過其生殖方式卻既有兩性生殖又有單性生殖。
在繁殖過程中,受精成功的水母會產下幼體,這個過程屬于兩性生殖。水母的幼體離開母體后會沉入海底,然后變成像樹枝一樣的水螅體,之后水螅體上像樹枝伸出的部分又分裂形成新的幼體,幼體經過發育成為成熟的水母,這個 過程屬于單性生殖。由于水螅體會像發芽一樣產生新的個體,因此其單性生殖的過程又被稱為出芽生殖。水母采用了兩性生殖和單性生殖交替的生殖方式,以水螅體“斷手斷腳”的方法增加后代的數量。
螞蟻
一般認為螞蟻屬于典型的異性繁殖,蟻群中只有蟻后才能與雄蟻交配并產卵,受精卵發育成雌性的工蟻或蟻后,未受精的卵則發育成雄蟻。但是在亞馬孫的熱帶雨林中生活著一種與眾不同的螞蟻,這種螞蟻全部都是雌性,它們組成了一個螞蟻“女兒國”。既然都是大姑娘,難道這種螞蟻就無法繁殖了嗎?
其實即便全是雌性,螞蟻也有辦法繁殖后代。蟻后會產下未受精的卵,這些卵將發育成雌性工蟻或蟻后。等一下,不是只有受精卵才能變成雌性嗎,不受精也可以?由于沒有雄性,亞馬孫螞蟻無法得到來自異性的基因,它產下的未受精的卵其實就是對自己的直接復制。這么看來,這種螞蟻其實是和千千萬萬個“自己”生活在一起的。
蜥蜴
許多蜥蜴也存在著雌性單性生殖的現象,其中包括科摩多巨蜥、哀鱗趾虎、新墨西哥鞭尾蜥等。不過近期發現于越南的蠟皮蜥卻向我們展示了一個隱藏在東南亞雨林中的爬行動物“女兒國”。蠟皮蜥是科學家偶然發現的,當時人們收集了70只蠟皮蜥,但是發現這些蜥蜴全部都是雌性。之后科學家們對蠟皮蜥生活的森林展開了更大范圍的搜索,但是仍然沒有發現雄性蠟皮蜥,看來這種蜥蜴真的是只有一個性別。
即便都是雌性,蠟皮蜥依然能夠通過孤雌生殖繁衍,它們的身體中只有雌性的DNA?茖W家擔心單性生殖會威脅到蠟皮蜥的生存,一般來說,單性生殖無法繼承遺傳的基因多樣性,生物 個體的壽命會變短,身體也不夠強壯。盡管存在著這些缺點,不過越南叢林中的蠟皮蜥目前依然保持著相當的數量。
鯊魚
科學家們研究發現,窄頭雙髻鯊既有兩性生殖的能力,又有單性生殖的能力。當長期處于單性條件下,雌性鯊魚就會產下未受精的胚胎,之后胚胎在雌性鯊魚的體內成長,直到出生。出生的小鯊魚也是雌性,而且具有與媽媽一樣的基因。鯊魚家族中,孤雌生殖并不是窄頭雙髻鯊特有的,像條紋斑竹鯊、黑邊鰭真鯊、豹紋鯊等都具有單性生殖的能力。
小龍蝦
曾幾何時,紅彤彤的麻辣小龍蝦已經成了風靡大江南北的名菜。除了是人們口中的美味,小龍蝦還憑借著胖胖的外形成為魚缸中的寵物。2003年,一家德國水族館的工作人員驚奇地發現,它們飼養的一只雌性小龍蝦產卵了,而這只小龍蝦之前并沒有跟任何異性有接觸。聽聞這一消息后,柏林洪堡大學的科學家也在實驗室中單獨飼養了一只雌性小龍蝦。經過一段時間,這只雌性小龍蝦竟然也開始產卵了?茖W家對這只小龍蝦進行研究,排除了其屬于雌雄同體的可能性,確定這是小龍蝦的單性繁殖行為。
看來在只有雌性的情況下,小龍蝦會出現孤雌生殖的現象,它們會將自己的基因全部遺傳給后代。對于小龍蝦愛好者們來說這肯定是個好消息,因為“春天”你養上一只雌性小龍蝦,“秋天”就能收獲很多很多雌性小龍蝦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396917.html
相關閱讀: